房租90元,餐费200元,通讯费20元,给儿子生活费250元……一张平凡、琐碎的民工开销“月账单”,留给我们诸多思考——
“月账单”:透视民工的城里生活
民工来自五湖四海,到这座城市出力流汗,也在为自己赚钱养家。记者发现多数会过日子的民工,都有每月记账的习惯。民工们五花八门的月账单,折射出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
不记账的日子不好过
“十一”长假刚过,杭城四季青服装市场忙碌的气氛有所缓和。山西民工李志国蹲在公司门口,在一本学生练习簿上记些什么。
记者凑过去问:“你在本子上记什么?”老李认真地说:“记自己的私事,每个月工资进出的流水账。”
12年前,李志国从山西运城到义乌打工,那时他才30多岁,替人在市场看货,每月工资700元。那时,因懒于记账,又不会划算,结果总是月头松,月底紧,有时还要向人借债过日子。“最恼人的是家里来信,说为什么不寄钱回家?其实,我哪有剩钱寄呀,不会记账的日子真不好过。”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老李一个。开化农民寿春萍在省中医院当陪护,一个月收入有1200元,也算“高工资”了。可就是这样,她挣来的钱也才刚够用。她从小没上过学,也不会记账。开销的“大头”能够记下,房租300元,往家里给两个上学的儿女寄500元生活费,剩下的钱就是自己的生活费。后来她跟着同乡也开始学记账。有了月账单,现在她每月能省出一件新衣服的钱来。
会记账等于“娶个好老婆”
记者提出要看李志国的月账单,他拿出藏得像个宝贝似的月账单,悄声说:“自从会记账,我等于娶了个会划算的好老婆。”
记者记下了老李9月的月账单。这个月,他总收入950元,其中支出:房租90元(4人合租),餐费200元(早餐2元,中餐5元),晚餐买菜30元(4人轮流买菜、做饭),买米17元;日用20元,买烟20元(2元一包的那种,3天抽一包烟),通讯费20元(每月向家里打电话两次),给在县城读高中的儿子生活费250元;买衣服20元(在地摊给老婆买了件衣服),管理费、清洁费15元,寄回家100元,父亲生病寄钱80元。意外支出:横穿马路被罚款20元。剩下78元钱,以备意外支出之用。
老李说,这几年公司照顾我,没让我干强体力活,所以连感冒也未患上,一年下来倒有上千元结余,待春节带回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每年春节回家,老李要与妻子对一对家里的账单,加上妻子在田里一年的劳作,全家收入比以前多一些。老李感叹地说,比起村里没出来打工的人,自家的日子很不错了。
月账单留下的思考
10月10日上午,记者在环北小商品市场日昱物流分部看到,贵州思南民工张贤冲也在算自己9月的账单。尽管月工资800元,但他干的是包吃包住的活儿,每月在城里开支仅300元,其他钱全寄回家。由于会划算,家里造起了新房,现在两个孩子在县城读书,平均每月要花500多元。因此,张贤冲希望自己的工资也能加一点。他说:“10多年前,我们就来杭州打工,以前多少工资,现在仍多少工资,多少有点欠公平。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城里人也增加了一些工资,也应考虑给民工增点工资了。”
民工月账单留给我们诸多思考:民工在城里生活负担确实不轻,如他们不会精打细算,那么一个月下来,工资会用得所剩无几;小小月账单折射出民工对家庭、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心,他们在城里宁可吃得差些,住得挤些,用得少些,但也要把挤出来的钱寄回家,让家里的人安心、放心;月账单透露出民工在杭城一个月的真实开支,说明民工工资全由业主说了算很不合理。所幸的是,10月9日,杭州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出台,并将于11月1日实施。今后,员工工资将不再由老板一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