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退休职工收藏婚书160多本
www.zjol.com.cn
2005年11月01日 07:06:1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金华市退休职工吕伦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收藏婚书,65岁他目前已收集了160多本从1841年到1985年的历代婚书。
婚书,是旧时允婚的文约,不仅是婚姻的证信物,也是不同历史年代婚俗婚规的反映,印证了中华民族婚书文化的历史演变。
“这张婚书名叫纳采书,是道光二十一年的(1841年)。”说起自己收藏的婚书,吕伦才如数家珍。在老吕的介绍下,记者欣赏到他收藏的一些婚书。
清朝至民国期间的婚书,用大红纸或者绸缎制成,龙凤烘托,边框福禄寿禧点缀,中间书写男女双方的出生地和年庚,字里行间透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者买卖的婚姻关系。
民国以后的婚书则内容丰富,它除增加了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等内容之外,格式和色彩也设计得非常漂亮。1936年左右的婚书的右上方还贴有民国的印花税票,足见当时赋税之重。伪政权时期的结婚证书上面有伪政权政府的公章和图案,有的还有“日察如一”、“协和万年”的字样,这些都见证了日本侵占我国的历史。既有结婚的欢喜,也有民族的耻辱。
解放后的结婚证书则多了一道《婚姻法》的痕迹。“文革”时期的结婚证则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证书上往往印有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之类。1985年的那张结婚证书上则盖有人民政府婚姻登记专用章,印有精美的荷花、牡丹图案。
在吕伦才收藏的婚书中,有一对夫妇的结婚证书、离婚证书到双方的再婚证书。最特殊的一本是男女双方的两张结婚证书是连在一起的。
老吕告诉记者,古人结婚比现代人讲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礼节繁缛。每行一样礼都要有大红的婚书。每一本婚书上的字都很精美、工整,书写人起码是秀才。他说,过去一般是达官贵人才能下得起婚书,穷人都是简单的一纸婚约,这点从婚书上就可以看出来。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谢云挺、王卫英
编辑:
朱小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