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如何扎实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顾益康:一是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要把发挥政府财力支持的导向作用和农民群众参与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氛围。三是要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找准推动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坚持一手抓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与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广大农村党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先锋。
解读之三 产业升级,核心是自主创新——访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
记者:如何看待我省“十一五”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刘亭:我省产业结构升级从总体上把握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三次产业的结构,我省要逐步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二是三次产业各自的发展,总的要求是“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则可以概括为:促进产业转换、产业融合和产业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除了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四个方面外,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十一五”期间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来推进产业升级?
刘亭:我省自主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包括:一是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二是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海洋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建设;三是围绕打造品牌大省,加快创新成果运用,逐步实现由初步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自有品牌为主转变,培育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
自主创新的方式和抓手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管齐下”,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重要装备开发项目。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法规和激励政策,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去不断自主创新,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记者:我省如何进一步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哪些方面取得新突破?
刘亭:我省“十一五”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主要是:以集聚促规模,以集群促提升。通过加快实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三大产业带规划,加大国家、省级各类开发区(园区)的建设,积极引入孵化器、研发服务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构筑全国一流的产业集聚和发展平台;通过整合提升块状特色经济,促进我省产业高水平的集聚和集群发展,形成若干总量规模、创新能力、装备水平、市场份额等居全国前列的制造中心和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在电子通信设备、生物医药、交通运输设备、环保专用设备、大型石化等领域取得的突破,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和带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记者:如何拓展现代服务业?
刘亭:“十一五”服务业拓展的重点:一是优势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并举;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既提升农业、工业的发展水平,又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三是加快推进服务业的产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和品牌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
记者:我省如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刘亭:总的要求是继续推进“五大百亿”工程,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
至于破解资源、要素和环境瓶颈制约,则需从以下六方面入手:一是在加大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力度的基础上,做到“安全饮水、治污净水、节约用水、科学调水”,强化水资源保障;二是加大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水、火、核、气并举,电源和电网同步,强化电力和能源保障;三是做好盘活存量、拓展增量“两篇文章”,强化土地供应保障;四是加强多种交通方式的优化组合,形成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五是推进通信、广电、计算机三网融合,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六是提高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建设预测预防和紧急救援体系,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解读之四 区域协调发展——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访省委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处长徐大可
《建议》把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列为未来五年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参与起草《建议》的省委政研室综合处处长徐大可,在向记者解读这一任务时表示,我省的浙西南地区和部分山区县、海岛乡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杭州湾地区、温台沿海地区及浙中部分市县等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是我省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呈现的突出问题。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所明确的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正是根据我省的实际,立足于提高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从统筹区域发展的高度进行部署的。因此战略重点也摆在了形成功能布局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推进城市化、支持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等工作上。他认为,其中看出四大鲜明亮点。
首先是全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更加完整。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省区域发展也形成了自身特色,特别是在近年来实施“八八战略”的过程中,规划建设了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产业带,积极保护和合理开发山地和海洋两大生态区。《建议》进一步明确了这个“三带两区”的全省区域发展总体框架,并对三大产业带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针对沪杭宁大三角中的沪杭、沪宁两条边相对较强而杭宁一条边相对较弱的实际,提出要促进杭湖宁沿线经济加快发展。针对我省县域经济发达的实际,《建议》还提出要继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县域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样使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更加完整。
其次是不同区域进行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更加明确。这个新亮点,是为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而采取的重要举措。需要明确的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单元在这里并不是通常所指的某个行政区域。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进行内部主体功能区的细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状况。
第三是形成欠发达地区和海洋经济两大新增长点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方面进行了三点深化:一是目标上,明确着眼于缩小区域间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差距,而不是简单的缩小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差距;二是发展路子上,明确欠发达地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经济,而不是走粗放型工业化的老路;三是外部支持上,明确要加大力度,省委、省政府将出台新的扶持欠发达地区政策。在海洋经济方面,也可以看到《建议》中突出了统筹陆海发展,特别是强调充分发挥我省港口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港口建设和整合为联结点,加快外贸物流、战略物资储运和临港工业三大基地建设。
第四是城市化在统筹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加快城市化进程既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议》根据我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实际,突出强调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对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中心镇和小城镇的发展,都提出了相应的明确要求,以便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