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2日,重庆。
晚上9时,沙坪坝半山腰的重庆传染病医院,值班室的信号灯亮了一盏。
医护人员赶到时,贾林(化名)正在床上大口喘气,床头柜上一个用过多次的针管里,还残存着一些液体。
“他毒品注射过量了。”医生检查后做出判断。
作为一个有长期吸毒史的艾滋病人,贾林不是第一次注射过量,但这一次,是致命的。
晚9时零5分,44岁的贾林死亡。死亡证明上写着:“HIV(艾滋病英文缩写)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两天后,重庆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为他处理了后事,同时宣布,他是我国目前存活时间最长的艾滋病人。此间,重庆市政府为他提供了全部食宿和医疗费用,前后投入八十多万元。在贾林生命中的最后十年里,他有过爱情和友谊,有过感激和煎熬,更多的是后悔和对生命的坚持。据《新京报》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邝富国第一次看见贾林,是在重庆西南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8个床位的病房里,只剩下贾林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
那是1995年的12月6日,当天上午,时任重庆性病防治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的邝富国接到市政府命令:请立即负责将此病人转移至重庆传染病医院看护,严格控制传染源。
两天前,贾林经四川省艾滋病监测中心确诊,被认为符合WHO有关“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消息传出,同病房的几个人立即转了出去。
此时,贾林已经全身溃烂,几米外都能闻得到恶臭,医生护士都不敢靠近。
“我不住地提醒自己,艾滋病只有三种传播渠道,但给他穿衣时还是忍不住手抖。”这是邝富国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一个艾滋病患者。
没有人愿做帮手,邝富国只好自己一个人帮贾林穿上医院的病号服。为了避免溃烂的皮肤渗出黄水,邝富国给他穿了两层衣服。
穿好衣服的贾林依然没有人敢靠近,救护车司机听说是要拉一个艾滋病人,表示“宁可被开除也不拉他”。“没有办法,我只好扶着贾林走到医院门口打出租车。”邝富国回忆。
出租车来了,邝富国跟司机撒了谎:“我的兄弟得了肝炎,你拉我们去传染病医院,我给你双倍的价钱。”司机很爽快地答应了。
一出医院,两辆警车呼啸着在前开道。
“我跟司机说,前面的警车是我朋友的,你跟着走就行,司机很高兴,说你好有面子啊。”邝富国苦笑。
初冬的风吹来,贾林时不时地咳嗽,邝富国不停敲打他的后背,提醒他别紧张,就要到了。“我当时最大的担心就是他吐在车上,那就麻烦了。”两个医院相距5公里,二十分钟的车程,邝富国却感觉走了一个世纪。
“狼来了”
1996年3月,拥有几百万听众的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在一个晚间节目中报道了贾林的病情。
此前,重庆只在1993年发现一名经商的台湾籍人士患有艾滋病,而贾林则是第一例确认的本地艾滋病患者。
这段名为《狼来了》的节目被保存了下来。一个低沉的男声在节目中说:“艾滋病这个好像离我们生活很遥远的病魔突然间就这样敲开了重庆的大门,狼真的来了。”“那时大家对艾滋病不了解,第一个感觉就是恐惧。”邝富国说,我国1985年发现了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但直到1995年,全国发现艾滋病患者的省市还很少。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重庆市政府做出了对贾林的治疗费用全包的决定。由于当时还没有专门的艾滋病防治机构,邝富国所在的重庆性病防治委员会成为具体负责单位。
“贾林当时入院时,大家都以为是皮肤病。”邝富国说,其中也包括贾林自己。
1995年11月底,贾林从云南回到重庆。“当时他已经走不动路了,双脚溃烂,脚底还在流黄水。”大姐贾薇还记得打开门迎接他时看到的样子。
贾林后来告诉邝富国,当时他全身起皮疹伴瘙痒已有半年。一直以为是湿疹,在云南买了很多药膏来涂抹,可是没有效果,每到夜间就会更加瘙痒,当地又没有好点的大医院,就打算回家来看病。
贾林回家的第二天,就被家人送去了医院。
1995年11月28日,贾林被初诊为“疥疮,脓包疮,海洛因成瘾”,收入重庆西南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入院后第二天,医护人员突然忙碌起来,贾林的病房也来了不少穿白衣服的陌生人。随后,贾林的家人第一次听到了“HIV抗体试验阳性”这些名词。
后来在病中,贾林曾断断续续地提到了在云南的那段生活。
1986年他到云南之后,在中缅边境的一家私营玉石矿厂找到一份背矿石的工作。没过多久,他被老板看中,做了小工头。“那时的贾林还是赚了点钱的,手里起码有20来万。”他的一个朋友回忆。
也就是在贾林当小工头的期间,受别人的影响开始吸食鸡翅金。
鸡翅金是生长在当地的一种草本植物,如果长期吸食掺有鸡翅金的烟丝,人会产生极大的依赖性。上瘾之后的贾林又学着吸食海洛因。1993年,当手头的钱越来越少时,贾林开始静脉注射,并和当地六七名从事性服务工作的女性发生关系。
“贾林的感染,应该是双重的,共用针管注射毒品和高危性行为。”邝富国说。
救治过贾林的科研工作者初新东后来在贾林打工的地方做过调研,发现当地往往一两百名吸毒者共用一两个针管,有的时候针头都打钝了,下一个使用者就找个石头磨一磨接着打。
最后一次爱情
2005年10月28日,传染病医院2科一层尽头静悄悄的,一枝绿叶透过窗棂伸进一间七八平米的病房。
自1998年再次入院,贾林在这里住了7年,直到死亡。
他的床前正对着一个书架。医护人员都知道,贾林清醒的时候,常会对着书架上的一个相框发呆,那是一个女孩的照片,身穿红毛衣,灿烂地笑着。
她是贾林的高中同学,但这一次的爱情发生在贾林感染艾滋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