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是"中国鞋都"。这个城市区域品牌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更是温州鞋业用自己的辉煌铸就的。这个"鞋的王国"盛产皮鞋、旅游鞋、劳保鞋、休闲鞋、童鞋等,其中皮鞋是"当家产品"。其产品主销欧美、俄罗斯。在欧盟鞋类产品进口国中,中国占欧盟鞋类进口总额的20.04%,位居第一。其中温州鞋占了60%以上。
出口增加纠纷不断多年来,温州鞋商依靠自身的努力,在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拓展国外市场。但是,去年9月17日西班牙东部城市埃尔切的烧鞋事件、今年3月12日俄罗斯的拉鞋事件和今年11月4日发生在巴黎郊区的骚乱事件,一次次给温州制鞋业当头一棒,并带来巨大损失。
据《消费日报》报道,从走出去到引进来面对欧美一拨又一拨的技术、关税、环保等各种官方及民间贸易壁垒,温州鞋企也在反思的同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
东艺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荣等许多制鞋界精英认为,温州鞋融入国际经济圈,"价廉物美"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后,就可能转变为劣势而腹背受敌。"量大面广、铺天盖地"的出口强势无限膨胀就有可能导致成祸成灾;好强好胜好斗好赢的经商理念未必是致胜的上策。在国内奉为至宝的"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到了国外就有可能水土不服,甚至惹来"一身骚"。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不能只走外贸出口一条路。
温州市鞋革协会理事长陈锡强和鹿城区鞋业协会秘书长谢蓉芳说,国内鞋类企业要建立解破国际贸易争端的新思维,就应该顺应和遵守国际贸易游戏规则。为妥善解决问题,温州鞋业协会积极与西班牙鞋业协会沟通协调,达成了放眼未来、和谐竞争、促进合作的共识。"双赢"思维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温州方面开通渠道,积极帮助西班牙高档鞋进入中国市场。二是支持西班牙鞋厂到温州生产,实现品牌与生产资源互补。西班牙制鞋业则利用其国际化销售渠道帮助温州鞋开拓国际市场。三是邀请西班牙鞋业企业组团,把其先进的制鞋技术、设备、工艺和皮革原料带到温州来。他提出,双方要建立一个协调委员会,对不同认识的问题争取在桌面上解决,不要造成社会矛盾。
前不久,温州哈杉鞋业公司不惜大代价,收购了意大利著名制鞋公司WILSON(威尔逊)。同时,哈杉一期投资220万欧元,将WILSON研究所搬到温州"中国鞋都"再放大,以WILSON等地的设计师为骨干,创建了哈杉·威尔逊鞋类研究中心。董事长王建平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产品档次,创建国际品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走出低价竞争、低价销售的怪圈;从企业的战略高度,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到欧美搞自有品牌经营近年来,"中国真皮领先鞋王"康奈公司率先创出中国品牌皮鞋海外专卖的新路,分别在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几十个大都市的中心区开设了99家专卖店,实现了中国皮鞋首次出口的品牌专卖经营。去年9月,康奈鞋业公司捷足先登,与全球鞋类论证机构英国SATRA(沙雀)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投资1000万元,在中国建起符合SATRA论证要求的世界级鞋类设计研发中心,主动参与有关国际鞋类贸易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制订。康奈董事长郑秀康称,此举可使康奈率先获得国际最新鞋类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信息,从而建立防范贸易技术壁垒的预警机制;同时,在国际水平的层面上获得高科技制鞋技术的机会,使产品保护前移,免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损害。
去年底,温州市哈杉鞋业公司和鲁宾斯鞋业公司针对尼日利亚政府禁止男鞋等31种中国产品进口的新动向,借助各自在尼日利亚多年出口皮鞋打下的基础,分别在尼日利亚投资创办了皮鞋厂(第一步先将制鞋的最后一道工序放在尼日利亚),将产品直接在尼日利亚"落地"。据鲁宾斯董事长章耀光介绍,尼日利亚是温州鞋在非洲地区最大的市场,近几年已成为中国鞋出口非洲的重要战略据点。直接在海外办厂,"中国鞋"就成了产在非洲、销在非洲的"非洲鞋"。它绕道冲破贸易壁垒,有效避开了反倾销的贸易纠缠。
去年11月,中国鞋出口大户"东艺"和"吉尔达""泰马"等13家鞋企在温州市鞋革协会的支持下,组建起"温州鞋出口委员会"。该民间组织一方面协调温州鞋的外贸事务,另一方面联合在欧洲注册温州鞋,携手到国外打中国品牌,以克反倾销。
国外壁垒警醒了温州鞋商的"双赢"意识。很多鞋商纷纷通过各种途径,以"共赢"为目标,化解和规避反倾销的危害,以保证温州鞋的国际贸易能够在稳健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