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企业诞生“股份车间”新模式可充分整合资源
www.zjol.com.cn
2005年12月13日 06:48:3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温州企业诞生“股份车间”
新模式可充分整合产业资源,有利于调整结构培育品牌
一种新的产业整合模式新近在富有创新土壤的温州诞生,由温州多尔康鞋业有限公司酝酿的“股份车间”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12月8日,笔者在“多尔康”公司了解到,已有2家温州小型鞋企通过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纳入到“多尔康”的生产体系中。
“多尔康”是“中国真皮鞋王”,年生产中高档皮鞋500万双。今年10月底,该公司向温州小型鞋企抛出“股份车间”的合作设想。根据该设想,加入“股份车间”的小企业成为“多尔康”生产体系中的一员。在生产资金上,“多尔康”投入70%,加盟企业投入30%,订单和销售全部由“多尔康”负责。无论盈利与否,双方各“摊”一半。“多尔康”每月还付给加盟企业负责人一定的管理费。形象而言,加盟企业就相当于“多尔康”的一个车间。
“邀请函”一经发出,温州一些小鞋企即怦然心动。短短两个月内,就有两家企业与“多尔康”正式签约,还有几家正在洽谈中。刚刚与“多尔康”签约的一家小型鞋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背靠大树好乘凉”,合作后的生产订单由“多尔康”负责,小鞋企再不用到处“找饭吃”了。而且,“多尔康”还将帮助加盟鞋企实现标准化生产,小鞋企也能共享“多尔康”的技术开发、设计人才资源。
将小鞋企纳入到自己的生产体系中,意味着“多尔康”生产能力的提高。但多尔康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启多表示,其目的并不仅限于此。他告诉记者,以往许多客商给“多尔康”的小订单虽然具有高附加值的“诱惑”——比大订单的利润至少高出10%,但由于不适合在“多尔康”日产1500双鞋的生产线上作业,不得不“忍痛割爱”。现在,这些小订单就可以交给“股份车间”,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招兵买马”只为做小订单,“多尔康”的产业整合雄心到底“剑指何方”呢?同样是温州骨干鞋业企业的负责人、身兼温州市龙湾区鞋业协会会长的季克旺认为,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可以生产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非常适合“品牌专卖”的销售模式。胡启多也告诉记者,“多尔康”以前一直以“贴牌”出口为主,从去年6月开始启动了在国外市场的品牌攻略,已陆续在瑞典、挪威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专卖店。“股份车间”有利于以较小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企业规模,丰富产品种类,也有利于品牌的培育和扩张。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刘刚 徐月萍
编辑:
何始玉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