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项目5400多个到位资金228亿元
今年是国内招商引资资源普遍紧缺、引资难度相当大的一年,但杭州却“逆势而上”,国内招商引资势头丝毫不减。记者昨日从市经合办获悉,今年1-11月,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5400多个,协议资金481.31亿元,到位资金228.62亿元,不论项目数还是资金额都超过了去年,引资质量也有较明显提高。加上本月已引进的20多个项目和资金量,国内招商引资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引进项目5400多个
据统计,今年1-11月,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5411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6%;协议资金481.3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9.24%,比去年同期增长3.64%;到位资金228.6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0.0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
在引进的项目中,从产业结构看一产项目有48个,协议资金2.11亿元,到位资金1.13亿元,分别占资金总额的0.44%和0.49%;二产项目986个,协议资金123.61亿元,到位资金62.46亿元,分别占资金总额的25.68%和27.32%;三产项目4377个,协议资金355.59亿元,到位资金165.03亿元,分别占资金总额的73.88%和72.19%。
从所有制结构看,非国有资本是绝对的主力,协议资金为374.34亿元,到位资金185.11亿元,分别占资金总额的77.78%和80.97%。国有资本的协议资金和到位资金,则分别占资金总额的22.22%和19.03%。
另外,从地域结构看,引进的省内资金主要来源于温州、台州、宁波、绍兴等地,协议资金200.11亿元,到位资金93.58亿元,分别占资金总额的41.58%和40.93%;引进的省外资金则主要来源于上海、北京、广州、福建等地,协议资金156.84亿元,到位资金74.96亿元,分别占资金总额的32.59%和32.79%。资金来源于省、部属企业的协议资金124.36亿元,到位资金60.08亿元,分别占资金总额的25.84%和26.28%。
选商选资换来高质量
除了项目数量、资金额双丰收外,今年杭州国内招商引资的质量也有较明显提高,签约项目不仅质量好而且到位快,大项目引进方面又有新的突破。
今年以来,各区、县(市)把“引好、引大、引新”作为引资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招商选资、选商选资,不断提升引进内资的质量,确保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大项目引进方面取得的突破。据统计,今年1-11月份,全市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60多个,项目到位资金超过150亿元;1亿元以上项目28个,项目到位资金超过70亿元。
今年签约项目还呈现质量好、到位快的特点。如杭州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的两次“敲门招商”活动中,共有31个内资项目成功签约,引进资金155.38亿元,这些签约项目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教科卫、旅游商贸、机械纺织、咨询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符合我市产业导向,而且精品项目居多,目前已有11个项目正式注册。
敲门招商效果凸显
和其他城市一样,今年以来,杭州的开放型经济继续面临国家宏观调控、区域竞争加剧和土地、能源等各种要素资源紧缺的新形势、新矛盾,招商引资困难重重。在这样的不利形势下,杭州的国内招商仍能“逆势而上”取得如此成绩,和及时调整招商思路,主动出击、敲门招商密不可分。
今年以来,杭州明显加大了敲门招商的力度。3月中旬,市经合办率全市13个区、县(市)及国家级开发区赴广东东莞、福建泉州开展大规模招商活动,与两地企业达成13个项目的合作意向,涉及投资总额逾44亿元,也由此拉开了敲门招商的大幕。8月3日,杭州在北京召开经济合作洽谈会,京杭两地共达成18个项目的合作意向(17个正式签约),涉及资金总额逾166亿元,其中杭州协议引进北京资金137.5亿元。8月18日,市经合办再次在上海组织签约14个内资项目,投资总额17.88亿元,协议引进沪上资金17.18亿元。
各区、县(市)在招商引资中也迎难而上、以变应变。如上城区针对招商资源匮乏的困难,在无资源招商上动脑筋,通过尝试组建楼宇管理协会,实行“一楼一档”,构建完善楼宇招商信息平台;萧山区针对要素资源紧缺的矛盾,及时转变思路,通过盘活全区20多万平方米闲置厂房,鼓励工业区块、大企业建标准厂房供外来投资中小企业租赁创业;建德市提出包装100家民企、外出100次招商、联系100家知名企业等系列招商活动,截至目前,已先后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活动70余次;桐庐县着力在改善投资环境上下功夫,下大力气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滨江)区则注重产业链招商,进一步突出自身的产业优势;临安市突出“零地招商”和“以民引外”,重点放在一产和三产招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