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区鼓楼中医门诊部因勾结"医托"介绍病人就诊,近日被上城区卫生局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年检通过。这是浙江省严厉打击医托号贩子以来,全省第一家关门的医疗机构。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专项整治活动除了对各大医院的"医托"进行清理,还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雇佣"医托"的"医疗机构"。此举也引起了各界的热烈讨论:猛药能够根治医院里的"牛皮癣"吗?
大医院门口,"医托"就像"牛皮癣",挥之不去
杭州卫生局医政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医托",就是那些通常积聚在医院门前,通过夸大、演双簧等手法将准备就诊的病人欺骗、误导到"托们"事先联系好的医疗机构就诊,并从中谋取利润的人。
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董玉娥说,"医托"盯住的"目标"多数是外地人,相当部分是外地农民。这些患者对"医托"的勾当不了解,又求医心切,容易上当。而在该院发现的"医托"也以外地人为主。
"医托"的手段有很多表现形式,但是基本的骗术相仿。董玉娥介绍说,他们大多游荡在大医院附近,常常是主动与患者套近乎,探听病因症状,然后介绍自己求医经历,博取信任后,给患者写好医疗机构地址和要找的"名医、专家",甚至主动相伴前往,在高价骗取病人医疗或医药费用之后,与受雇的医疗机构进行利润分成。
今年8月,河南人赵某和妻子带着3岁患脑瘫的儿子前往浙江省儿保医院就诊时,一中年女子主动上前搭话。当得知"小孩3岁了,因患脑瘫,还不会走路"时,对方说:"我的小孩以前也是脑瘫的,在'儿保'看了一万多块钱,还到上海花了三万多块都没看好,后来在鼓楼的一家医院里把病治好,才花了三千多。"说完就给赵某写了地址,并介绍他坐290路车公交车。车上,赵某又碰到了一个"好心人",带赵某来到了鼓楼中医门诊部一个老中医那里,开了15包药,共付了478元。但是回去后小孩吃了药一直吐,却不见效果。赵某7天后又去省儿保门口正好又看到这一男三女,便报了警。
杭州上城区卫生监督所陈主任告诉记者,当时被那抓几个"医托"被公安人员带到该监督所后,都供认不讳,"医托"李某交代,他们来自湖南,是通过老乡介绍到鼓楼中医门诊当"医托"的,一般上午介绍病人成功后,下午就可以去该诊所领钱。
来自杭州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消息,从目前投诉情况看,杭州地区的浙一、浙二、省妇保、省儿保、省人民医院、邵逸夫医院、市一、市中、市红会医院、市三等医院门口均有"医托"活动。浙江省人民医院一位王姓的保安也告诉记者,从前年开始医院里就有"医托"活动,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多。
据了解,杭州市卫生局早在去年初就开始打击"医托",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针对"医托"这个群体。要求各市级医院在医院大门口、挂号大厅、挂号窗口上方等一些醒目位置张挂提防"医托"的警示标志牌,提醒病人不要上当受骗。各大医院还设置了保安对"医托"进行驱赶和教育。然而"医托"就象医院里的"牛皮癣"一样,抓不光,赶不尽。
警告、巡逻、整治,花了不少力求,"医托"缘何仍然抓不光赶不尽?
为何主管部门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医院的保安也加强了巡逻,但仍然奈何"医托"不得?"有组织"是其重要原因。在"医托"和医生或者医疗机构之间,有一个严密的网络。董玉娥主任解释说,许多"医托"是有组织单位和联系暗号的。浙江省人民医院曾经抓住过一个"医托",他的手机号码中有个联系人,经查证,就是某诊所的一名医生,曾经被正规医院除名。
此外,"医托"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他们往往和病人一起排队挂号,手中拿着印有医院名称的塑料袋,假装求医的患者。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一名保安介绍说,"医托"在暗处,假扮患者,往往手中拿着本医院的病例卡,一旦被抓,就说是来看病的患者,让他们感到无可奈何。杭州卫生行政部门也认为"医托"的游击战术令有关执法部门难寻踪迹和源头。
患者警惕性不高也是"医托"猖獗的一个原因。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吴伟权告诉记者,很多"医托"善于利用患者之间喜欢互相交流病史的习惯,趁机套近乎。病人看到有人和自己有类似的病症,容易产生共鸣,轻信对方。
"医托"现象和暴利有关。记者从杭州市卫生局医政处了解到,一个"医托"拉到一个病人,就能从相关医疗机构里提成30%到35%。而北京媒体曾报道了一名"医托"因与同伙发生内讧后自曝内幕,他们一天的收入最高时竟在千元以上。"医托"尚且如此,与之相关的医疗机构的利润可见一斑。
除了利益驱动,杭州卫生行政部门表示,法律中缺乏限制性条约也给有效打击"医托"增加了难度。一方面,"医托"行为的违法性可以从我国现有的民法通则和刑法中找到法律依据。浙江大学法学院章立军副教授认为,从民法角度来看,"医托"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受害者可以凭发票要求退款,甚至可以起诉该医疗机构,提出精神赔偿。从刑法角度看,医托欺骗患者金额如果达到了一定数目将构成诈骗罪,可以立案。如果不到立案的金额,也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其进行处罚。记者从杭州公安局了解到,杭州地区诈骗罪立案的起点金额一般是1000元。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陈怀红曾在2005年杭州市的"两会"上提交了题为《严厉打击医托,净化就医环境》的议案。她指出,尽管根据规定,对查获的充当医托行骗的违法人员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受骗者不愿指证、"取证困难"导致"证据不足"等原因,公安机关往往只得放人;偶尔有医托受到处理,之后还会重操旧业,对从事"医托"的人明显起不到阻吓的作用。
省人民医院的王保安告诉记者,很多"医托"被赶走没多久,又会回到医院转悠,哪怕被公安机关带走,过了些日子还会在医院再次见到他们。
"医疗机构"是本,"医托"是末,根治"医托"得从"本"抓起
对"医托"的危害,社会各界已有目共睹。"不良大夫的帮凶、黑心诊所的媒介、外地患者的灾星、城市机体的毒瘤",已成为人们对"医托"的最为直观的描述。
董玉娥主任说,最可怜的是一些从农村到省城来看病的患者,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好不容易凑了一些救命钱,结果全被"医托"骗了去,换回几包并没有疗效甚至会耽误病情的药。董玉娥解释说,尽管从"医托"介绍的医疗机构里配来的药一般吃死人可能性不大,但对患者而言,尤其是有些急性病需要及时治疗,即使是侥幸没有服用有害的药物,延误病情造成的后果也不堪设想。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消化内科的楼医生也表示认同,"'医托'对患者进行信息误导,不仅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对病人健康和生命的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害。"
杭州卫生行政部门也认为,不仅对病人带来伤害,"医托"的存在也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更有甚者,一些小医院或非正规的民营医院为了牟利,不惜和"医托"沆瀣一气。为从源头上根治"医托",杭州市卫生局决定,对勾结"医托"介绍病人就诊的鼓楼中医门诊部进行停业整顿。而不久前,包括杭州上城区鼓楼中医门诊部、康迪中医门诊部等已经因多次被群众投诉而成为首批被媒体曝光的医疗机构。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干部保健科陈怀红主任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她说,治理"医托","医疗机构"是本,从整顿雇佣"医托"的医疗机构入手,抓住了根除"医托"的"本"。杭州市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希望此举能有效地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广大患者的权益,彻底根除"医托"这一多年的顽疾。
据了解,近日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公安厅和浙江省工商局三部门日前已联合发文,决定在浙江全省开展严厉打击"号贩子"、"医托"专项执法行动,并要求各地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治理。
根据要求,各部门将设立并向社会公布打击医托的投诉举报热线,及时受理群众和医院的举报,对举报线索要落实查处,做到举报一件,查处一件。
对医疗机构雇佣"医托"的,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年检时实行"一票否决制"。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许可证,并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雇佣"医托"系医师个人行为的,依法予以警告、暂停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并对法人代表实施责任人追究。
对于各大医疗机构,有关部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深受"医托"困扰的大医院在树立警惕"医托"的警示牌等的同时,从自身的服务上找原因,进一步合理组织和安排好医疗资源,简化就医流程,最大限度为病人提供方便。
业内人士表示:三部门的联合文件对从"源头"上治理"医托"在政策上给予了有利的支持,杭州市卫生局的铁腕执法也让人们看到了治理"医托"的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想要根治"医托",仍然任重而道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