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省外媒体看浙江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坚持到底”——关于杭州民工医院的追踪报道

www.zjol.com.cn  2005年12月16日 15:06:5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闻背景:解放日报2005年9月19日第6版《走进平民医院》曾报道过的主人公赵华琼,最近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原因是媒体报道某主管部门领导“痛批”民工医院不规范、赵华琼是个“追求利润的人”,一时间,在媒体、网友和民工之间激起千层浪。民工医院怎么了?这样的好事还能做多久?昨天,记者再次走近赵华琼。

  一路哭到北京

  “我现在没有任何压力,我将坚持到底。”赵华琼说。

  12月11日,正逢杭州崇一门诊部开业一周年。由于一时工作太忙,门诊部员工直到12月14日才自己烧菜聚餐,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纪念仪式。当晚,赵华琼要坐火车到武汉参加湖北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尽管是对方邀请,赵华琼还是坚持自己买票,坐16个小时的火车。赵华琼出发前告诉记者,此行她的心情要比去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的那次好多了,因为当时正好发生两件事,像两块铁石一般压在她心头,所以,她一路哭到北京。

  哪两件事情呢?10月下旬,赵华琼得悉,医保定点单位批下来了,要她11月1日以后去拿铜牌。这消息让整个崇一门诊欢欣鼓舞,因为如果有医保消费这块收入,崇一门诊艰难的资金周转会得到缓解,就能更好地为民工服务。谁知,到11月3日仍没有正式通知下来。赵华琼得到的回答竟然是取消了!谁取消?为何取消?这件事情的原委经过,至今没有正式说法。

  另一件事是,当时一段时间里,省市有关部门接到关于崇一门诊部的投诉信很多,主管部门多次上门进行检查。但是,这些投诉信的来源非常可疑。经过浙江一些媒体的调查,这些信都是匿名的,内容大多集中在崇一给婴儿看病等合情但不合法的“事实”。据当地医疗界一位资深人士估计,这些投诉很可能是周围一些竞争对手写的,因为崇一低价甚至免费给民工看病,使他们的生意一落千丈,所以通过各种途径打压崇一。

  去北京前,崇一的员工为赵华琼送行,他们深知赵华琼当时的压力,都安慰她说:“反正我们是跟定你了,即使你到别的地方去,我们也会跟着你。”赵华琼想不通,有这么多人支持,自己走的这条路怎么这么难?

  来自各地的支持

  赵华琼说:“哭只是一时感到委屈,但面对全国各地的好心人,我笑还来不及呢!”她说,在本报报道后的两个多月间,全国知名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来门诊部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仅有民工,还有很多好心的市民。他们特地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里买药,支持门诊部的运转。

  来自上海的支持很多,有一位上海市民给赵华琼寄去一盒蛋白粉、一盒卵磷脂,希望她保重身体。有两位市民专门去见她,要求在崇一门诊部做义工。义工必须具备当地上岗证,赵华琼只能婉言谢绝。

  很多人捐款捐物。香港的一位梁先生寄来了5000元,中央某媒体的记者“借”给她2万元,山西的一位退休教师汇来2000元……赵华琼马上把这些钱送了出去,因为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

  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信件、电话如雪片飞来。杭州有位老人骑车来到崇一门诊部,对着赵华琼说:“你要坚持下去,人们不会忘记你的。”

  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业

  “最近,我感觉崇一现在做的事情有点伟大了,说伟大不是我自夸,是因为我们感动了很多人,而他们有更大的力量帮助民工这个群体。”赵华琼自豪地说。据崇一门诊部员工介绍,最近他们迎来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援———杭州一位儿科主任医师。好几次,一些民工的孩子生病,因为在大医院看不起病,辗转找到崇一。面对病情严重的孩子,崇一难以拒人门外,但同时也不得不背上“跨科行医”的非议。而今有了儿科医生的加入,赵华琼就可以去申请开儿科,再也不用落下任何“违规”的口实了。

  感动医务工作者,是赵华琼最大的收获。她说,她接到过很多民营医院的电话,说看了崇一的事迹后很感动,表示要降低收费。她看到,无论前途多么艰险,这种自下而上的感动是可以慢慢融化坚冰的,因此她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带着这种“伟大”的感觉,在周年纪念会上,赵华琼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与同仁共勉:回顾一年历程,我们实现了初衷和承诺。虽然失去了很多个人的东西,却得到了各地老百姓的支持。我们的努力感动了很多人,我们不在乎某些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我们仍然会用行动去感动他们。擦干眼泪,同心同德,为激发社会各界关注困难群体,为帮助弱者获得最基本的医疗权利而努力。我们对今后充满信心。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杨健  编辑: 何始玉

相关稿件
·[言论]看舆论极力声援后民工医院的命运 2005-12-15
·医改关键要改人 首家农民工医院困境调查 2005-12-14
·杭州民工医院又掀风波 卫生局长斥其严重违规 2005-12-13
·民工医院院长央视话心声:我要让民工都看得起病 2005-11-09
·孤胆女医生力战医疗暴利 自创民工医院濒临倒闭 2005-10-3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