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以“和谐贸易,互利共赢”为主题的“温州宣言”在温州签署。“宣言”由温州和西班牙埃尔切市鞋业界共同发表。
埃尔切是西班牙“鞋都”,在制鞋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去年9月在那里发生的“火烧温州鞋事件”震惊了世人。
温州是“中国鞋都”。在欧盟鞋类产品进口国中,中国占欧盟鞋类进口总额的20.04%,位居第一,而其中温州鞋占了60%以上。
近年来,随着温州鞋出口的不断增加,贸易纠纷也日渐增多。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温州东艺鞋业等中国鞋商在俄罗斯遭查扣。2003年冬,20多家温州鞋企的鞋类产品在意大利罗马被焚烧;2004年1月8日,尼日利亚政府发布“禁止进口商品名单”,温州鞋又名列其中;2004年2月,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物被查抄,包括温州商人在内的中国商人损失3000万美元。而2004年9月发生在西班牙东部城市埃尔切的“烧鞋事件”和今年3月俄罗斯的“拉鞋”事件,更给温州制鞋业砸下当头一棒。
国际市场遭受的一次次沉重打击,使许多温州制鞋业人士开始反思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尝试改变原来的敌对局面,主动去握竞争对手的手,走上了化对手为伙伴,携手求共赢之路。
根据本次签署的“温州宣言”,双方表示:中国和西班牙鞋业要通过合作解决矛盾和问题,鼓励双方企业到对方投资办厂开店,实现双方共同发展;双方不定期安排企业互访、考察、学习,鼓励相互参展,调整产品结构,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鼓励双方企业共同组织成立研发设计中心,共同创立新的品牌,埃尔切市帮助温州鞋企引进优秀人才,温州欢迎埃尔切鞋业到温州开展加工、品牌合作,实现双方和谐共赢。
“签署‘宣言’,利于双方接近对方,消除误解。”埃尔切市鞋业协会会长安东尼奥说,西班牙和温州的制鞋业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应该在更多领域里加强合作。
温州鞋革行业协会人士说:“以往温州鞋确实受到国外市场很多不公平待遇和排挤,大家都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成为利益共同体,关系才能更融洽。”
据介绍,在此前的6月,为得到当地制鞋企业及政府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减少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温州鞋革行业协会带领温州出口欧盟的鞋企专程赴西班牙,与该国鞋材鞋机行业协会等进行沟通,双方达成放眼未来、和谐竞争、促进合作的共识。作为对温州民企出访的积极回应,西班牙鞋料配件协会也在副主席卡洛斯带领下,于本月初组团到温考察。“以往温州鞋确实受到国外市场很多不公平待遇和排挤,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加强合作,成为利益共同体”温州一位制鞋企业的负责人说。
据悉,火烧温州鞋事件后,不少温州鞋商也注重在西班牙作一些公益事业,同时积极寻求与当地商人的合作,雇佣当地员工,采取合资、合作、联营以及投资建厂等多元化经营关系,与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稳固壮大销售网络。
针对尼日利亚政府禁止男鞋等31种中国产品进口的新动向,去年底,温州市哈杉鞋业公司和鲁宾斯鞋业公司分别在尼日利亚投资创办了皮鞋厂,把制鞋的最后一道工序放在尼日利亚,“中国鞋”就成了“非洲鞋”,有效避开了反倾销的贸易纠缠。
前不久,温州哈杉鞋业公司还收购了意大利著名制鞋公司WILSON(威尔逊),并投资220万欧元,将WILSON研究所搬到温州,以WILSON等地的设计师为骨干,创建了哈杉·威尔逊鞋类研究中心。12月17日,有着“中国真皮领先鞋王”之称的康奈集团,在迎来自己25周年庆典之际,也迎来一个对他们的国际化战略至关重要的“大单”———与法国一家名为“ADVANCEDVISION”的百货连锁商店签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外方承诺:今后5年内帮助康奈进入欧盟200个连锁商场,均为中高档商店。同时及时为康奈提供欧盟各种最新的鞋类信息,协助康奈在欧盟建立更多专卖网络,培训外贸经营人才。而之前,康奈公司已率先创出中国品牌皮鞋海外专卖的新路,分别在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几十个大都市的中心区开设99家专卖店。
与此同时,康奈鞋业公司捷足先登,与全球鞋类论证机构英国SATRA(沙雀)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投资1000万元,在中国建起符合SATRA论证要求的世界级鞋类设计研发中心,主动参与有关国际鞋类贸易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制订。“开展对话,发挥双方的各自优势,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是解决中欧鞋类贸易摩擦的最好方式。”康奈集团总裁郑秀康说,国内鞋类企业要建立破解国际贸易争端的新思维,就应该顺应和遵守国际贸易游戏规则。
一家温州鞋企负责人说,这样做是为了走出低价竞争、低价销售的怪圈,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档次,创建国际品牌,从企业的战略高度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有近20多家鞋企在海外实现了多元化经营关系,拉上对手一起赚钱。经济专家认为,在当前贸易摩擦频频出现的背景下,温州企业在国际化征程中,注重和谐发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