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民工医院"创办人赵华琼:我只想让民工看得起病

www.zjol.com.cn  2005年12月22日 09:34:1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这家开在杭州蒋村的门诊部有个名字叫“崇一”,但在大多数人的口中,它更贴切的名字是“民工医院”。退休医生赵华琼和她的“崇一门诊部”,以远低于普通医院的收费标准为民工提供医疗服务。

  但赵华琼“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理想在现实中碰了壁。民工医院开办不到一年,就因资金等问题而陷入困境。重压之下,“崇一门诊部”的明天会如何?赵华琼说“我会永远坚持下去的”。

  一年前,58岁的退休医生赵华琼用卖房子和贷款凑来的150多万元,在杭州开办了“崇一医疗门诊部”。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能看得起病,赵华琼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原则,医院不仅免收一切挂号费、诊疗费、皮试费、理疗费,而且所有药品都比国家指导价还要优惠20%—50%。药品虽然明码标价,但在具体收费时,却常常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酌情下浮”。在这里,不仅医药费便宜,许多药还可以拆开零卖,如果卖出的药患者没有吃完,还可以拿回来退掉。碰到特殊情况,门诊部甚至会对病人减免全部费用。

  “要不是病实在没法拖了,他们(民工)是不会花钱来看病的。我们每天都能碰到十几个医药费不够的病人,”赵华琼说,“我只想让民工能看得起病,不要因为没钱耽误治疗。”

  然而,开业一年来的低价经营却使“崇一医疗门诊部”陷入困境。“崇一”每个月就要亏空四五万元。眼看归还贷款的期限将至,赵华琼决定卖掉自家的另一处房产,以维持“民工医院”的生存。

  处境困难但不接受捐款

  汽车到了蒋村那一站,车上只剩下了记者一名乘客。这里是城市的边缘,隆冬时节,寒风呼啸,路上几乎看不到人。但是当记者走进距离车站不远的门诊部的时候,这里人来人往,热闹得很。

  治疗室里,一个因为工伤伤了手指的打工者正在接受护士的包扎,“现在换药都到这里来,这里便宜,刚来的时候,赵阿姨都不收我们的钱。”

  好不容易等到赵华琼和所有的病人们打了一整圈招呼,记者才有机会和她坐下来聊聊。采访的过程还时不时被各种要赵华琼处理的事情打断。赵华琼抱歉地对记者说,要管的事情太多了,太忙了。

  “自从各个媒体报道了我的事情以后,来找我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来看病的人多起来,其他的事情也多了起来。”从今年8月份,早报做了《小小民工医院何时能做大》的报道之后,这家小小的“民工医院”就出了名,赵华琼的名字上了《南方周末》,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上了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

  许多人看了报道之后,提出想捐助崇一门诊部。但是赵华琼从一开始就下了决心谢绝了一切捐款,只接受部分医疗器械的捐赠。

  台湾学生想来诊所做义工

  赵华琼与“民工医院”的经历见报后,电话和信件从全国各地向她涌来。这些电话和信件表达的都是同一个声音:鼓励。最让她高兴的是,这些鼓励的声音中有很多来自她的同行,她特别交待,希望通过记者表达她对于这些鼓励的感谢,这给了她很大的动力。

  就在消息被报道后不久,一位在祖国大陆学习中医的台湾学生就和赵华琼联系,他说他即将大学毕业,取得硕士学位,现在有关政策已经允许像他这样的学生留在大陆工作,所以他想要到崇一门诊部来从事义工的工作。还有很多有经验的医生也想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赵华琼。不过医生毕竟不是其他行业,吸纳人员需要谨慎,所以现在,赵华琼只是请了一位原来在一家市级医院做过儿科主任的退休医生在她的诊所注册,填补崇一门诊部没有开设儿科的空白。

  为就诊者牵线搭桥

  “我在出诊的时候会遇到那些遭遇不幸的民工兄弟姐妹,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很可怜,他们比我更需要得到帮助。”所以赵华琼现在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将那些有捐助意愿的好心人介绍给那些她在出诊时遇到的需要资助的病人们,在中间起个牵线搭桥的作用。

  “就在前两天,我去桐乡为一个从四楼坠落的女孩子看病,她现在是高位瘫痪,三分钟要清一次喉咙,全身插满了管子。”而等赵华琼回来之后,正好遇到一位从义乌赶到杭州来的老外,说是要给她的门诊部提供资助,赵华琼就马上把这个女孩子的情况和他说,给他们联系上了。

  正在记者采访时,一位常来的医药界的朋友过来看望赵华琼,赵华琼在她们眼里就像是大姐一样,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会过来找她商量,“2006年想去学点东西,所以想找赵大姐商量商量,是读营养学好,还是心理学好。赵大姐是一个挺有主意的人,我们到她这里都能找到比较好的答案。”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2005年,是门诊部营业的第一年。之前,有人帮赵华琼算过一笔账:门诊每天收治100至200个病人,总共收入却不超过3000元;每个月平均要付房租、水电费、医护人员工资共计8万元左右,购买药物要花去五六万;这样算来,每个月就要亏空四五万元。赵华琼曾经为解决诊所的经济困难而经常出入典当行,在典当单上签字的时候潸然泪下。

  如今她和记者说起这些时,却是笑着的。“原本就预计到不能盈利了,也没想过要盈利。但是因为门诊部营业才一年,一下子从小诊所扩大到现在的规模,遇到的一些问题让人措手不及,所以有些焦头烂额了。”

  自从媒体报道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家门诊部,来这里看病的民工越来越多,诊所每天的收入比以前提高了1000至2000元,门诊部的日子比起前段时间好过一些了。

  原本赵华琼为了减低成本,想为门诊部换一个小一些的地方,但是被病人们极力挽留了下来。所以,维持现状是赵华琼最大的心愿了。

  2006年门诊部运转所需的资金,赵华琼已经盘算好了,还是用房屋抵押向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有了这一年的经历,这方面,我已经算是半个行家了。”

  “这一年应该是最苦的一年了,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会越来越好的,我相信。”生性乐观的赵华琼说,“这项事业我会永远坚持下去的。”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 周若耶

相关稿件
·大湾乡重视外出人员素质 用道德规范造民工品牌 2005-12-21
·生冻疮小手渴望一双手套 这群民工孩子让人心疼 2005-12-20
·来杭州打工还不到一个月 不幸被烧伤众人伸援手 2005-12-19
·用团组织来凝聚青年民工 民工团校走进建筑工地 2005-12-18
·“坚持到底”——关于杭州民工医院的追踪报道 2005-12-1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