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县域经济名满天下。它们多年来占据着全国"百强县"近1/3的席位,拥有着4000多个专业市场、逾5000亿元的年成交额,创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0年排名全国第一的记录。
其支撑体系到底是什么?以往,人们谈论较多的是浙江省的民营特色,即市场竞争主体的机制和体制优势。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当地政府奉行多年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对民营经济、块状经济的发展一直发挥着"另一条腿"的支撑作用,而"省管县"财政体制无疑是这类改革中的"秘密武器"。
一些"穷县"壮大的实践,尤其有着说服力。武义县,一个曾戴"贫困帽"的浙南山区小县,便是其中的代表。
记者前不久在当地了解到,今年前8个月武义县已完成工业总产值88.2亿元,同比增长21.5%,完成财政总收入5.14亿元,增速为33.3%。对比十年前全县发不出工资的窘境,县财政局副局长程云庆一脸轻松,"今年完成6.8亿元的收入预算没有问题。"
从1995年的8043万元增长到今天这个数目,十年间武义县财政总收入增长了八倍。"主要动力来自'省管县'财政体制。"程云庆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武义县是浙江省8个省级贫困县之一,到90年代中期,这个县还有1830万元的财政赤字。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体制变迁,"省管县"并不是浙江的独创。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后,各地基本上都实施了下管一级的财政体制。唯有浙江沿袭了"省管县"财政体制,即省直接管县,并增加了很多内容,包括针对武义县这类贫困地区的"两保两挂"政策,对另一些县(市)、市实行的"两保一挂"政策。前者将县财政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和完成政府职责任务情况,与省补助和奖励挂钩,后者只有奖励没有补助,增收越多,奖励越多。
"以前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年终发不出工资时,去省里'讨钱'是县长们的'必修课',有的地方一年到头就想着怎么想名目、打报告,找省里要钱。"程云庆说。新体制让转移支付变得公开透明了,用足用活政策谋发展成为基层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
武义县经贸局副局长罗晓林对那一段过程印象深刻。1999年这个县出台政策,对每出口1美元予以补贴3分钱,当年财政支出6.6万元,外贸出口的税收增长却达55万元,"这一下就更加坚定了县里的决心,全县工业也开始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在浙江,类似的县域经济增长"奇迹"数不胜数。据省财政厅提供的数字,1994年浙江省财政对17个贫困和次贫困县的补助为5500万元,换来赤字1.2亿元,到1997年对17个县的转移支付补助比1994年增加了1.4亿元,17个县的财政收入增长达4.52亿元,到2001年底,原先的贫困县已有14个进入了财政"亿元县"行列。
"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增加了市县可用财力,保证了基层政府尽可能地不把发展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也增强了省的调控力。省里专项资金补助、预算资金调度等方面能力的加强,又促进了地区的协调发展。2004年浙江省对市县的"两保两挂"补助和奖励达34.90亿元,"两保一挂"奖励7.13亿元,实现了连续12年保证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离退休人员生活费的按时足额发放。
今天来回顾那一段发展路程,财政部门喜欢用"四两拨千斤"来形容它的艰险和神奇。
"省直管县"的做法与一般的行政管理层级体系显然有"不符"之处,它直接"侵犯"了市(地)一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工作的管理权限,因此当时也曾遭致一些质疑。但在今天看来,这一大胆实践显然是利大于弊的。近年来一些省市在学习"浙江经验"的过程中,或从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等实际出发,也在回归"省管县"财政体制。
浙江省财政厅厅长黄旭明说,"省管县"与市管县财政体制相比,一个重要含义就是淡化地、市一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实行"省直管县",相应减少了市级中间管理环节,有效地避免管理效率的递减。而且,这种体制还避免了市与县在发展空间的竞争中可能出现的"以大压小"情况,保障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
"'省管县'的制度设计体现的就是改革重在农村的思想。"浙江省经贸委副主任周日星说,省管县财政体制有效地扩大了县一级的经济调控权,实质就是把改革开放的着重点放在发展县域经济上。在市管县的体制下,一方面县的财政收入要多交一部分给市,让农民增加税负,另一方面从财政开支的角度看,市更多考虑的是城市本身的建设,市管县的制度本意是想发展城市来带动农村,但在很多地区却变成了农村"支援"城市而不是城市带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