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浙江省平均每人因气象灾害损失500元
杭州市气象台台长楼茂园介绍,浙江省是气象灾害多发地之一,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冰雹、雷雨大风、大、大雾、冰冻等。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
有一个数字颇能说明问题。去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浙江省气象部门宣布:全省去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250亿元,相当于全省每人平均损失500多元。
台风:2005年,共有两次台风登陆我省、3次登陆福建的台风严重影响我省。这5次台风造成我省直接经济损失逾200亿元。
暴雨:2005年春节前后,雨连绵,有11个气象站日降水量打破历史上2月最大纪录,部分地区出现泥石流滑坡等情况。
降:据统计,2005年3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0.6℃,3月11日到13日受寒潮影响,我省出现中到大,部分地区暴。此次降是浙江自1970年以来,3月出现的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造成我省农业经济损失达14.4亿元。
雷击:2005年,共发生雷击事故782起,死亡24人,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3371.7万元。4月底到6月底,雷击、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活动频繁,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农业损失。
高温:继2003年、2004年后,2005年夏季我省继续“发烧”。我省大部分地区夏季35℃以上高温日数30天以上。杭州等14个气象站观测的日最高气温或日平均气温打破或平历史纪录。
大风:2005年12月份共有4次冷空气活动,都造成了浙江沿海海上大风。浙北沿海海面出现大风日数13天,浙中南沿海海面达14天,最大阵风达到9—10级。
投入1元回报98元气象经济学定律里商机无限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关于气象经济学的德尔菲定律,即企业在气象上的投入产出比大约为1∶98。也就是说,投入1元钱,就可以得到98元钱的回报。事实上,关注数字大小的意义并不大,只要后面的数字大于1,就说明产出大于投入,就证明有效益产生。
国外不少企业已经得到气象投资的丰厚回报。比如,日本经营电冰箱和空调的厂商,他们每年都会斥巨资购买大量的气象信息和气象数据,以此来分析气象变化与销售额的关系。比如说,当气温超过30℃以上的天数每增加一天,空调的销售量就会增加4万台;而气温每相差1℃,销售量可上下浮动30万台。
德国也是如此,这个啤酒消费大国,每当他们国家的平均气温超过22℃时,啤酒就开始畅销;而当气温再每上升1℃,大瓶装的啤酒则会每天多销230万瓶。气温在30℃以上时,每上升1℃,全国啤酒销量增加100万杯,这就是著名的德国啤酒指数。
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气象信息服务逐渐形成产业,是商家眼中一个相当不错的生财之道。例如,空调指数、冰激凌指数、泳装指数、食品霉变指数、情绪指数、睡眠指数等一系列气象指数,都是用来帮助企业预测并提前确定生产营销计划的气象服务信息。
专家指出,国外由于气象经济发达,气象公司效益都相当可观。在日本,仅东京一地就有气象专业公司上百家,平均资产规模都在5亿至10亿日元左右。日本最大的私人气象公司———日本天气新闻公司,拥有员工380人,业务遍布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如环境、防灾、能源、航空、海洋等等。
在美国,2002年时已有300多家从事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服务的公司,生意都十分红火。其服务范围涵盖旅游气象、大气保险、气象咨询等各个领域,甚至出现了专为法庭提供证词的气象公司。法庭气象学家根据气象公司提供的天气记录,对一些造成伤害的事故进行判断,看是否受到了天气因素的影响。
气象经济在我国还不成气候
跨国公司瞄上国内“气象消费”蛋糕
早在20多年前,中国就已从国外引入了气象经济学的概念,但一直不成气候。
据气象部门的专家介绍,我国虽有应用气象学的研究,但还没有专门的气象经济学。我国的部分气象局虽然也有专业性服务,譬如为行业提供特定的气象信息,但是并没有多少企业重视,表示希望订购气象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企业认为对于气象的关注就是关心每天的天气预报。然而我们平时在媒体上看到的天气预报,都是属于一种公益气象的信息,它是一种粗放的、面向公众的气象信息,并不属于专门气象经济学的范畴。而专业气象预报则是为订制单位“量体裁衣”的精确气象信息,能帮助企业预测、进而直接指导企业生产、采购、销售。
在面对气象经济这块大蛋糕,国内大部分气象台都不知如何下手,而实际上,许多国际上有实力的气象公司已经对中国气象经济这块大蛋糕虎视眈眈了。
据悉,目前美国国际气象服务公司、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等先后在广东、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并取得资讯、咨询服务的营业许可证,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
上海海洋气象导航有限公司,是最早进入中国气象服务市场的海外机构,已占据上海、广州大部分远洋航运公司的气象服务份额。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则正在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提供导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