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安徒生童话全集》
1月1日汽车南站,正打算坐车回磐安老家的聂嘉和陈向英夫妇,遇到了一群可爱的“漂书使者”。孩子们拿着一大叠崭新的书,而聂嘉一眼相中了《安徒生童话全集》。
今年30岁的聂嘉,就一路看着书回家,而他的妻子陈向英也很喜欢这本童话书。据说,她在高中时还专门买过一本《安徒生童话》。
1月19日上午,陈向英一笔一划地在书上留言道:“这本书让我的旅途不再无聊,此书我最喜欢的是《丑小鸭》一文。因为书里有成年人不能实现的梦想,它是成年人心中最浪漫的书。”然后,就将书快递到了本报。
最有故事的——《我是农民的儿女》
1月18日中午,杭州大雨如注。一位脸圆圆的高中女孩走进本报编辑部,她的衣角裤管都湿透了,但从包里掏出的漂流书却干干净净——《我是农民的儿女》。
这位女孩名叫韩婧,是留学新西兰的高中生。去年12月31日她得悉本报的“漂流书”活动后,就与表妹专程从外地赶回杭州,并在元旦漂流书首发仪式上领到了漂流书。
“那天,我以漂流使者的身份‘漂’出10本书后,我把《我是农民的儿女》留在了身边。这本书的内容虽然有点沉重,但却让我深思一些社会上的问题。”韩婧认真地告诉记者。她还在书中留了这样一段话:“我认为做人要学会知足,并不是说不去追求或向往更高的物质享受,而是应感谢、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满足也是一种快乐……在农村也一样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农村的孩子也一样成长,不必去在意别人的眼光……”
“其实漂书第一天我就在QQ上把这件事告诉在新西兰的同学了,他们很好奇,因为这是他们首次听说‘漂流书’,一个个都表示对此很感兴趣。要知道,我们在新西兰通常只能从社区图书馆借到少量的中文书,所以同学们非常希望我能把书带回去继续‘漂’,也让他们感受一下这本书的意义。但想到20日是‘回漂日’,我得讲信用,所以今天特地把书带来,当面提出这个请求。”韩婧红着脸征询记者意见。
得到记者肯定的答复后,韩婧雀跃不已,忙不迭地道谢:“太好了,那我2月初就能将它‘漂’到新西兰了。要是机会成熟,我还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外国人,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农村。”
漂得最远的——《成功无规律》
1月1日,漂流书《成功无规律》在杭州萧山机场遇到了墨尔本大学留学生周周。躺在周周的手心里,它轻轻松松就成了此次活动中漂得最远的书。
6日,一封发自周周的电子邮件蹦入记者的眼帘。她带来一个好消息———这本可爱的书现在到墨尔本了。“很开心能加入到‘漂流书’这样有意思的活动中。我一直都蛮喜欢看成功类的书籍,感觉《成功无规律》写得非常精彩。”
1月19日,周周再次通过伊妹儿透露这本远在异国他乡的漂流书的新动向:“三天前,我将书漂给了YOYO,她是我在墨尔本大学学会计金融的同学,也是中国女孩。和她同住的还有好几位中国留学生,可以挨个‘漂’,大家可高兴了。”
周周目前的小小心愿是:“让《成功无规律》在澳大利亚所有的中国留学生手中都‘漂’一遍。”
漂过最多站点的——《诺贝尔》
不知道是不是托了科学家诺贝尔的福,《诺贝尔》成了此次活动中漂过最多站点的书。
“什么?漂到了余杭?”笔名“知己”的首位接漂者听说《诺贝尔》的终点站后备感惊讶,不禁好奇地向记者打听:“它到底怎么漂过去的?”
原来,这位杭州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大一男生于1月1日上午10时在银泰百货接到“漂流书”后,回到寝室就一口气把书看完了。如今,书页里随处可见他的笔迹:“感谢漂流书让我认识了诺贝尔。从他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对和平的憧憬,对科学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
第二天,《诺贝尔》就“漂”到了“知己”一位同班女生的手里。1月3日,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漂流书”,那位女生悄悄将书留在了自习教室里。两天后,当她再度踏进教室时,竟然意外地发现《诺贝尔》又出现了,但是它在那两天里的行踪到现在都是个谜。
1月5日,“知己”与那位同班女生又将书“漂”给同窗好友胡赐明,并再三叮嘱:“一定要尽快漂出去。”于是,正在忙期末考的胡赐明当晚就看完《诺贝尔》,第二天又将书“漂”给同班女生沈敏,她只花了半天就把书看完了。
1月14日下午,高中同学袁兰来杭师院找沈敏,沈敏灵机一动,便为《诺贝尔》找到了下一任“接漂者”。住余杭的袁兰高兴地将书带回了家,只可惜刚看了一半,就发现“漂流书”回家的日子快到了。为尽快送漂流书回家,袁兰于17日上午专程赶到当地邮局,用6.6元资费将书由余杭区中泰乡泰峰村寄回本报。
1月18日下午三时,记者在办公桌上看到了很久未见的《诺贝尔》,它的脸上已平添许多漂流的痕迹:“躲在被窝里暖暖的,心也因为这本书而变得格外平静,我仿佛看到一个不愿与世事纠缠却又被世事牵拌的人,他热情地研究,不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