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杜黎明在春天百货总经理的交椅上坐了两个多月了,与其同来的还有一位姓金的副总及3名部门经理。
在绍兴百货业界,与杜黎明身份相同的,还有绍兴奥特莱斯购物中心总经理王慧,以及诸暨雄风百货广场老总叶复生。前者来自杭州,后者来自珠海。
而如果再往前追溯,陈定伟也算得上一个,润和购物中心开张之初,杭州大厦皮具部经理陈定伟以总经理的身份任职近半年。
不论是杜黎明,还是王慧、陈定伟,他们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职业经理人。引用另一种时髦的说法,则叫作“空降兵”。
“空降兵”给绍兴百货业带来了什么
2005年是绍兴百货业的一个分水岭。2004年底,润和——这家带着杭州大厦血脉的百货商场的开业,给绍兴传统百货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竞争的动力。
“润和用时尚百货的钥匙在绍兴开启了局面,其全新的经营理念是其成功的基础。”绍兴文理学院一位教授指出,为润和带来这一切的,则是来自“百货之都”的杭州人才带来的先进理念。
商业新锐与“空降兵”频繁接触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人从润和的成功中看出了门道。
2005年11月,有人发现春天百货的总经理,变成了一个叫杜黎明的杭州人,而其管理层也出现了几张新面孔。
当时由于初来乍到,杜及其手下的管理班子都不愿意就自己的身份作更多解释。但还是有“好事之徒”很快抖出内幕:杜黎明及其副总还有手下3名部门经理,均来自杭州商界,有多年百货业从业资历,尤其是杜黎明,来绍之前曾任金华百货公司的高层。
时至今日,“春天”的老板、喜临门集团董事长陈阿裕对此事仍然十分低调。但记者还是辗转了解到:来绍之前,杜正在筹备金华福华百货,据称“春天”把他从金华“挖”来颇费了一番周折。而杜也不负众望,以自己资源优势,带来了一个管理班子。
欲借外埠商贸人才为“春天”打造锦绣的未来,陈阿裕的雄心显而易见。他并不否认:“曾在绍兴本地物色过相关人选,但一直没有碰到最合适的。”于是,借用“百货之都”成熟的商贸人才资源,便成了陈阿裕的当务之急。
在绍兴,对百货经营人才求贤若渴的当然不止陈阿裕一个。两年前,位于诸暨的雄风百货广场开业时,靠家电起家的老板陈金迪从珠海请来了“高人”——原珠海百货公司副总叶复生。为请叶复生“出山”,陈金迪“三顾珠海”。
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位于城西的另一商业新锐。由于其“东家”是没有百货业从业经验的地产商,因此在物色总经理人选时,他们选择了曾供职于杭州大厦的王慧。
与杜黎明及其手下抱团作战有所不同,王慧和叶复生,则完全是单打独斗闯世界。
绍兴的今天杭州的昨天?
有人把杭州称为绍兴商贸人才的“黄埔军校”。
大约七八年以前,杭州的“黄埔军校”则是上海、武汉、北京、重庆等大城市。
“这是一个规律,大城市的商贸业发展总是领先一步,因此他们的理念必定成为中小城市的蓝本。”赵越,现任春天百货管理部经理,曾先后在杭州银泰百货和利星广场任职,目睹了杭州银泰百货的起步与飞跃。
1998年,在杭州百货业竞争态势尚不十分明朗的情况下,新开业的银泰百货从上海太平洋百货请来了一位副总出任总经理。“当时杭州商贸业的现状和绍兴差不多,还处于一个繁荣前的发力阶段,缺乏浓厚的氛围和时尚的理念。”从更时尚繁华的“百货之都”上海“空降”人才,同样成了银泰百货的必然选择。据悉,当时银泰百货的母体也是一家置业公司,缺乏相关从业经验。
令“银泰”想不到的是,它的不得已而为之却在不经意间成就了杭州百货业的一种模式。自此,“银泰”就在历届职业经理人的哺育中不断发展壮大,譬如厉玲,就一手缔造了“银泰”最辉煌的巅峰。而职业经理人之风也由此在杭州商界蔓延。
星星之火会否燎原?
更多人关心的是,职业经理人制度会否在绍兴百货业蔓延?在未来几年里,像“国商”、“华谊”等绍兴传统百货企业,是否也会迎来“空降兵”的破局?有关人士的答案是众说纷纭的。
“华联”葛少钧的态度最为坚决:“未来十年内决无可能。”理由是:目前国内尚没有很好的方法来规范、约束职业经理人,老板凭什么把全部家底交给一个陌生人?
也有人认为,职业经理人之风不太可能吹遍绍兴,因内因和外因皆不成熟。
“眼下绍兴百货业的‘空降兵’现象,有一个特殊的背景,那就是商业房产的兴起。地产商涉足商贸业,缺乏相关的从业经验,因此必须借用外脑。而‘国商’、‘华谊’等传统百货企业不同,他们的当家人本身就是在业内摸爬滚打出来的,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固有的模式,尚无必要借职业经理人之力。”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分析“外因”。
而更重要的内因在于,由于传统商家本身对业务的精通,双方在很多观点上会有分歧。 “即使聘请了职业经理人,但老板太熟悉这个行业了,一定要掺入自己的观点,这就势必会与职业经理人产生分歧。”
记者曾听一位职业经理人谈过一个观点,老板既然请来了职业经理人,就得按照经理人的想法和流程行事,老板要做的只是设置约束的制度。
但事实上,老板与经理人之间,能有如此清晰界限和定位的,显然还很少见。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现在聘请经理人的一些商家,普遍有个举足轻重的本地人员在从事相关的协调工作。对于这种现象,一种说法是“协助”,因为本地复杂的社会关系不是外埠“空降兵”驾驭得了的;另一种则比较尖锐地称之为“监督”,老板与经理人之间关系之微妙可见一斑。
商报即事评:
关于职业经理人离绍兴百货业还有多远?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有一点似乎很明确,目前,绍兴传统的商家还有着比较好的经营业绩,因此他们不想也不会去考虑借用外力,就像他们很多年以前没有想过扩张一样。但最后,他们还是加入了这艘扩张的战船,为什么?因为竞争。同样,他们今天也许没有想过聘请职业经理人,因为还有饭吃,但明天呢?当百货业的竞争从单纯的战略竞争向理念竞争态势转化,而凭借他们自己的理念又难以驾驭跟进时,恐怕也只有借用外脑了。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