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即将打工的她重新背起书包
记者眼前的夏冬青,眼中闪烁的是快乐。“去年我们到她安徽的老家去,小女孩还又瘦又黑。”副校长汪爱华疼爱地说。一切变故始于2004年10月,冬青的父亲突发心肌梗塞突然去世。“妈妈没有收入,老家还有个小弟弟。”母亲没有办法,就让冬青辍学了。年级前三名,又是班长的冬青,流着泪离开了学校。
明珠的老师惦念着孩子,不时给她写信,寄一点生活费。去年假期,老师们还特地赶到了冬青家里。获知才十六岁的冬青即将要去上海打工养家,老师们坚定了决心,一定要让她回到校园。
学校答应减免全部的学费、中餐费、校服费,几个学校领导还凑齐了代管费和杂费。冬青的妈妈终于答应让女儿重回校园。但杭州哪里是冬青的家?冬青原来的班主任宋芳老师主动请孩子和自己一起住。“我烧饭,她洗碗,我们分工明确。”在宋老师家里,冬青和“姐姐”的生活规律而惬意。
“今年就要中考了,我不会让老师们失望。”孩子自强的眼神诉说了一切。
顽症:就业难
主角:培训基地
为外来人员“镀金”
“多一手技艺,早一日就业”,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早日找到合适的工作,下城区还在石桥镇专门建立了下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基地,重点培训的项目包括维修电工、计算机基础、物业管理、手工编织等等,基地成立至今,已经有6721名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培训找到了工作。今年26岁的应舜芬是浙江缙云人,原是一家服装公司的普通员工,经过培训,如今的她已经是服装厂工艺科的科长。
目前,下城区8成以上的街道和用工单位已对外来人员进行了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调查显示,下城区已经有51.33%的外来工表示参加过有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其中65.66%是免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