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险该出台了。
保险公司:我们的公司也要“保险”
“目前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基本上都是亏损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定海支公司的人士向记者证实,保险公司之所以对农业险热情不高,是因为一些农业险亏损严重。保险业不得不对农业险保持低调,同时在保费上设置门槛。在“大数法则”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农业险市场不断走向萎缩,绝大部分险种自然“悄悄”停掉,只有生猪险等极少数险种在有关方面的努力下“硕果仅存”。
高风险、高赔付、高亏损,这是一般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险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农业保险赔付率在65%~70%之间是平衡点,以人保舟山分公司为例,2000年至2004年,生猪保险的赔付率均高于这个指标。赔付率最低的2003年为83.72%,最高的2001年则为169.81%。
定海华晟农场是舟山规模最大的养猪场之一,负责人孙汉东的话从另一方面证实了生猪赔付率的确较高。该农场每年为生猪投保费在10万元左右,而每年得到的赔付跟这个数字差不多。
据了解,在上世纪80年代,人保公司曾经开展过农业保险,包括水稻、山林、生猪等险种,但由于一些险种风险大、赔付率高,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时,一些险种陆续停掉,如山林、水稻等。而至今依然存在的生猪险,也是作为我市菜篮子工程,对部分绿色基地的生猪采用政府补贴的形式,在保费上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开设此类明摆着要亏的险种,其实保险公司承担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人保定海支公司营业一部副经理张波如是说。
以下一组数字可以说明这份责任的分量:定海区水稻种植品种主要是单季晚稻,去年的种植面积是62000亩,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00多户。西瓜种植面积12000亩,大棚4589套,这些作物涉及到更多的农户利益。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定海区的粮油作物以及西瓜、大棚等经济作物一直处于无保险的状态。农民们期待农业保险,可是真的面对这个话题的时候,农户们最先想到的是两个问题:保险条款合理吗,保险公司这次要收多少钱?
事关“三农”,农业险路在脚下!
农业险期待破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稳定与否决定着国民经济结构的平衡与健康。从制定和出台农业险的出发点来说,农业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事实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农业险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稳定基础产业、有效管理和控制农业风险的作用,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个世纪90年代初,农业险从农民的视线中淡出,是现代农民不再需要农业险了,还是保险市场让农业险走开?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在美国,2000年,农作物参保覆盖面达76%,农户参保率达65%,平均每个农户获得农险赔偿额444美元,为美国现代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而过去的20年,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的总额在150亿美元左右,已逐步替代灾害救济,成为主要的农业风险措施。很显然,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俱乐部”的大背景下,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预言,若干年内,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的赔付和灾后指导自救的主体将是保险公司。
那么能不能找到保险公司与农户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既符合WTO规则的“绿箱政策”,又能为农业险创造肥沃的市场生存土壤,从而实现保险业和农业的双赢?
浙江农村保险市场空间广阔,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高效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对保险的需求和购买能力日益增强。通过依托政策性农业保险这一平台,既为农村所欢迎,又符合商保公司向农村进军的战略趋向,应该不失为双赢之举。在国内保险业界还在激烈讨论时,我省率先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特别是“政府推动+共保经营”模式。
历时一年的多轮调研和反复协调论证,今年3月1日,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在杭州成立,中国人保、中华联合、平安等10家成员公司共同签署了共保体章程。共保体经营范围为农险、以险养险、涉农险三类,实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盈利共享、风险共担”。全省11个共保经营试点,覆盖12个县(市、区)。在这份名单中,定海区也名列其中。
有媒体称,该举措标志着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业内期待已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将在浙江破题。
本月13日,浙江省政府在杭州全面部署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政府主导农业险破茧重生
此次推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采取“共保体”模式,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为首席承保人,省内10家商保公司组建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实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盈利共享、风险共担”。
业内人士认为,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由在浙江的10家商业保险公司实行共保经营,可以较好地化解单家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
根据现有初步拟定的试点方案和政策进行测算,试点阶段11个共保经营试点全省农业保费在3000万元左右,政府对保费的直接补贴1000万元。农保覆盖面基本达到试点县(市)种养大户的50%以上,受益农产品产值占到种养两业产值的40%左右,年度最大可能赔付额达到1.5个亿。农户参保后的赔付扩大效应(保额/保费)平均为20~30倍,其中首次赔付扩大效应为10~15倍。
每个试点县(市、区)按“1+X”模式进行试点承保,即水稻(必保)+X个品种(选择)。这些县(市、区)将连续试点3年,待成功后再在全省全面推开。
定海区农业险投保的范围是水稻、生猪、大棚蔬菜和露地西瓜,具体理赔额分成高、低两档。例如,假设水稻的理赔额分为400元/亩和200元/亩,根据投保费用计算公式:保险费=每亩保险金额(元/亩)×基础保险费率(水稻是2.5%)×保险面积(假如是1亩)×承保区域系数(定海属二类风险地区,承保区域系数是1.2),因此可以算出保险费是12元/亩或6元/亩,其中政府再承担一半,农户实际需交纳6元/亩或3元/亩。
省及试点县(市、区)对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目录的对象参保给予35%的保费补贴,其中对水稻参保补贴提高到50%。此次政策性农业保险将采用全省统筹与县级核算相结合、有限风险与责任分层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分担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方面,政府挑起了重担。根据协议,一旦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农业险出现巨额理赔数额,超过保费金额两倍以上的部分,政府将按梯次分担一半以上的赔付责任。
此外,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农业险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投保范围中的四个项目都合理规定了理赔的范围和免责条款,对保户的生产规模设置了适当的门槛。其中生猪险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比如,生猪养殖户的最低门槛由原来的年出栏育肥猪500头降低到年出栏200头。
定海区政府专门协调有关单位成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正在制订有关具体实施方案,区农林局、共保体成员将针对实际情况,在农户中召开座谈会,作好相关的宣传发动和保险条款的解释工作,使政策性农业保险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道护身符,为农业增效张起一道风险防范网,成为农村社区稳定的一个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