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三化”与农业合作社
浙江农业的成功在于浙江农业的三化既产业化、规模化与科技化,而浙江农业三化能顺利进行又得宜于其有效的载体:农业合作社。
自台州出现第一个农业合作社以来,作为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地的台州,目前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49家,入社社员3.7万户,带动农民15.3万人,注册资金3000多万元。浙江省目前已有合作社、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400多家,入社农户25万户。2003年4月份,浙江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惟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省。合作社已成为浙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整合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004年11月11日,中国内地第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在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这部条例明确了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从而为浙江合作社的发展扫清了没有法人地位的最大障碍。
正如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所说,这部法规通过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了合法的“出生证明”。
同时,浙江的农业还走上了跨省以及国家化的道路,目前浙江省以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资本在国外、省外获得的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飞地”面积已达701.85万亩,接近该省耕地面积的1/3。
财政推手:四两拨千斤
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速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形成了城乡互动互促的机制;重点抓好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农村新社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农民素质、农村民主政治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等“六大建设”;加大“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和“百亿帮扶致富”等工程的实施力度,突出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这三大措施的积极实施充分显示了财政的推动作用。
“十五”时期,浙江省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农村财政的投入,采取了多种方法,四两拨千斤,使财政投入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推手。
首先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提升浙江农村农业、工业和商业整体发展。2001-2005年,全省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累计31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86.1%;依法筹集预算外资金投入18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97.8%。一方面,加大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着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补助、贴息、资助农业保险等方式,支持经营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育成长,扶持种养大户和专业户。
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农民保障和生态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低收入农户纳入保障范围,到2005年底全省有60.98万低收入者享受了这一保障。
利用财政资金,积极支持农村村庄整治和建设。两年多来,全省各级财政安排5亿元左右资金,支持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已经全部完成了今后5年纳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1151个示范村、8516个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各级财政部门共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带动村集体、农民和社会其他方面资金250亿元。并且协调部门力量,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投入,把交通、水电、绿化等建设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机结合,加快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协作、企业参与”的办法,各级财政部门围绕“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大投入力度,仅2004年全省各级财政就投入2.83亿元,两年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315.1万人,新增转移就业劳动力83万人。在鼓励发达地区更快更好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和“百亿帮扶致富”三大扶贫工程。2000-2005年,全省各级财政共安排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14.95亿元,重点支持“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实施,扶持欠发达乡镇困难群众下山脱贫,依托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移民小区,让下山农民进城落户、转产转业,已建成下山移民小区脱贫点516个,下山移民11万人;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开展农民培训。
正是浙江在财政上的积极投入以及四两拨千斤的有效方法,使得浙江的新农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以说全省各级财政的有效投入是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手。而浙江省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农村各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无疑是浙江现代化的重要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