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浙江新农村建设经验:平均25个人中有一老板 [图]

www.zjol.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3:55:3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3月下旬,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浙江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6660元,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同时,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根据新标准对各全国省区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进行跟踪监测的结果显示,2004年浙江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度达到58.9%,比2003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作为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和资源贫瘠的,而遭受自然灾害又是最重的省份,是如何率先在全国走上新农村建设道路、并且取得骄人成绩?

    产业集群:25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老板

    以中心城市、城镇和块状特色经济的发展带动产业和农业人口的集聚,目前已使全省75%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这是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最成功的方略。

    统计数字表明,平均25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老板,在温州和台州地区,平均每4个家庭就办有一个企业。如诸暨市大唐镇镇区面积仅为5.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不足3万人,却星罗棋布地分布着4000多家袜业企业,一年能创造近25亿元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达1.5万元左右。

    在浙江省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农民就率先洗脚上田,务工经商,在全省迅速出现了“百万农民创业,千万农民就业”的局面,家庭作坊、私企和民营企业在浙江迅速崛起,吸纳了大批农民。浙江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集群经济的发展模式,即在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千家万户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小户围绕中户转、中户围绕大户转” ,有实力的兴办规模企业,实力小的就从事家庭作坊式生产。

    正是产业集群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浙江的农民绝大多数从事着非农产业,使得浙江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农产业,这就是浙江省农民收入长期保持第一的秘诀。

    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指出,减少农民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大前提。不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解放出来,要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就是一句空话。

    农业的“三化”与农业合作社

    浙江农业的成功在于浙江农业的三化既产业化、规模化与科技化,而浙江农业三化能顺利进行又得宜于其有效的载体:农业合作社。

    自台州出现第一个农业合作社以来,作为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地的台州,目前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49家,入社社员3.7万户,带动农民15.3万人,注册资金3000多万元。浙江省目前已有合作社、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400多家,入社农户25万户。2003年4月份,浙江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惟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省。合作社已成为浙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整合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004年11月11日,中国内地第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在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这部条例明确了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从而为浙江合作社的发展扫清了没有法人地位的最大障碍。

    正如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所说,这部法规通过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了合法的“出生证明”。

    同时,浙江的农业还走上了跨省以及国家化的道路,目前浙江省以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资本在国外、省外获得的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飞地”面积已达701.85万亩,接近该省耕地面积的1/3。

    财政推手:四两拨千斤

    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速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形成了城乡互动互促的机制;重点抓好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农村新社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农民素质、农村民主政治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等“六大建设”;加大“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和“百亿帮扶致富”等工程的实施力度,突出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这三大措施的积极实施充分显示了财政的推动作用。

    “十五”时期,浙江省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农村财政的投入,采取了多种方法,四两拨千斤,使财政投入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推手。

    首先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提升浙江农村农业、工业和商业整体发展。2001-2005年,全省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累计31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86.1%;依法筹集预算外资金投入18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97.8%。一方面,加大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着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补助、贴息、资助农业保险等方式,支持经营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育成长,扶持种养大户和专业户。

    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农民保障和生态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低收入农户纳入保障范围,到2005年底全省有60.98万低收入者享受了这一保障。

    利用财政资金,积极支持农村村庄整治和建设。两年多来,全省各级财政安排5亿元左右资金,支持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已经全部完成了今后5年纳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1151个示范村、8516个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各级财政部门共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带动村集体、农民和社会其他方面资金250亿元。并且协调部门力量,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投入,把交通、水电、绿化等建设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机结合,加快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协作、企业参与”的办法,各级财政部门围绕“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大投入力度,仅2004年全省各级财政就投入2.83亿元,两年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315.1万人,新增转移就业劳动力83万人。在鼓励发达地区更快更好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和“百亿帮扶致富”三大扶贫工程 。2000-2005年,全省各级财政共安排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14.95亿元,重点支持“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实施,扶持欠发达乡镇困难群众下山脱贫,依托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移民小区,让下山农民进城落户、转产转业,已建成下山移民小区脱贫点516个,下山移民11万人;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开展农民培训。

    正是浙江在财政上的积极投入以及四两拨千斤的有效方法,使得浙江的新农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以说全省各级财政的有效投入是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手。而浙江省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农村各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无疑是浙江现代化的重要进程。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 傅白水  编辑: 何始玉

相关稿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浙江新农村建设经验 平均25个人中有一个老板 2006-03-27
·新农村建设要走在前列——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03-26
·浙江全面启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农村改革 2006-03-25
·确保粮食安全,浙江今年继续加大力度补贴粮农 2006-03-25
·一台插秧机可抵60个劳动力 种粮大户田头学农技 2006-03-25
·绘就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二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03-2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