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天天与义乌企业专利打交道的王秀兰,这些天到企业宣传服务更勤快了。她解释说,去年义乌在全省县级市中拿下了四项专利创新第一,今年肩上的压力更重了。
专利增长好比坐上高速列车
王秀兰是义乌市科技局专利执法科副科长,亲眼目睹了这几年企业专利创新的高涨热情。2004年,义乌市万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全省第一,专利授权量居全省县级市第二。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人事部为此授予义乌市科技局“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就像坐上高速列车,仅仅过了一年,义乌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2370件和987件,同比分别增长87.9%和23%,均列全省县级市第一;万人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34.43件和14.34件,均列全省第一。
“将四个专利单项冠军全部收入囊中,人均专利拥有量甚至超过了杭州、宁波,义乌市在技术创新方面创造了一个奇迹。”省内同行这样评价。
世界经济未来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是专利权。基于这样的认识,义乌市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专利管理办公室,2002年又成立了与科技局合署办公的知识产权局。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创造发明和专利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义乌市规定:对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分别奖励10000元、2000元、800元;被认定为国家、省、地(市)和县(市)级专利示范企业的,分别给予12万元、6万元、3万元和2万元奖励;对实施专利技术且专利产品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500万元、1000万以上的企业,分别奖励3万元、5万元、10万元。迄今已累计兑现专利奖励资金300多万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企业申请专利的热情,专利申请量连年攀升。
王秀兰说,义乌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著称,每天生产制造的小商品有10多万种,但小商品模仿也相当快,导致同行竞争非常激烈。很多摆在展会上的小商品被同行看到一眼,第二天一模一样的样品就会冒出来抢订单。企业自我保护的最佳办法是申请产品专利。另一方面,小商品利润很薄,一些有远见的企业为摆脱低水平竞争,千方百计增强产品科技含量,以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她认为,义乌企业科技创新热情高涨,专利申请量年年高速增长,也是市场竞争环境逼出来的。
一项创新打开10亿元市场
义乌利达拉链有限公司1999年创办后踏上了高速扩张之路,到去年底已达到了码装拉链3亿米、条装拉链2.5亿米的规模,名列中国拉链十大知名品牌行列。员工们都知道,这是托了技术创新的福,仅2002年以来企业就获得了23项国家专利。在常人眼里,小小拉链再简单不过,能有多少科技含量?可“利达”却不这么想,而且舍得花血本大投入。
为抢占目前国内尚属空白的尼龙互拼拉链市场,该公司投入220万元研发经费。开发的产品具有独特的方牙(双打)齿型结构,并采用自主研发的专用高粘单丝材料,不仅能单边自拼,还能任意互拼,突破了尼龙拉链不能互拼互配使用的禁区。评审专家认为,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尼龙拉链应用于帐篷、睡袋、服装、箱包、鞋靴等有互拼特殊要求的产品提供了可能。仅仅这一项突破,就为“利达”打开超过10亿元规模的市场扫清了技术障碍,带动企业跨越式大发展。
全国罕见的“专利大王”
“说起人均专利拥有量,不能不提到华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到去年底它一家就拥有617项国家专利,还有165项正在申请之中。”王秀兰说,如此多的专利集中在一家企业,恐怕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早在1998年,“华鸿”还是一个仅有十几个工人,从事相框、镜框简单装配的作坊式小厂,如今已成为拥有2400余名员工,占地400多亩,涉足相框、画框、工艺时钟、塑胶、纸业等10余个行业的企业集团。董事长龚品忠满脑子就是“创新”二字。他说,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华鸿”的今天。龚品忠当初或许没有想到,连续八年的自主创新使“华鸿”成了全国罕见的“专利大王”。
在一些同行看来,相框工艺简单、科技含量低,并不需要太多的科技投入。但华鸿公司却认为,企业如果不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可能永远走不出低水平重复竞争的泥潭,而“华鸿”的目标是要成为国际品牌,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再创新。
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公司从一开始就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队伍,高薪聘请八位国内知名工艺美术大师,引进46位资深工艺品开发设计专家。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华鸿”不断将触角伸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形成了“生产一代,贮备一代,预研一代,构思一代”的格局。
作为华东最知名的工艺礼品研发中心之一,如今“华鸿”平均每月有近百个新品种研发成功,源源不断投入生产线,客户对新产品的下单率达95%以上。“华鸿”连续八年的创新,为自己赢得了“省专利示范企业”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