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总量和比例都居全国前列,但总体而言,浙江的各级官员和企业界不得不承认: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核心竞争力缺乏,从而可能影响“经济列车”的呼啸前行。此间专家认为,在全社会营造适宜的“创新文化”已成当务之急。
“路径依赖”、浮躁心态
使企业懒于创新作为全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浙江以其分工细腻、数量庞大的“块状经济”卓尔不群。可来自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统计却令人尴尬:占浙江企业数量绝对多数的中小企业,其产品主要靠模仿。全省80%的中小企业没有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更新周期两年以上的占55%左右。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模仿国内外大企业,来料加工业务比重较高。
浙商研究会秘书长徐王婴认为,“不熟悉的不做”是浙商一贯的风格,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的“路径依赖”。当初面对产能短缺带来的市场机会,只要低水平复制产能,或进入进出口、房地产等行业,似乎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高回报。强大的利益诱惑使很多企业被眼花缭乱的机会牵着鼻子走,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产业“路径依赖”的背后,其实质是思维的“路径依赖”。
浮躁心态也影响了企业搞技术创新。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沈建明认为,这些年来企业和市场的扩张速度远远快于创新周期,使企业不能静下心来搞创新。企业需要的大多是成熟技术,都可以买来。浙江从国内购买的技术数量全国第一,但每项技术的价格却是全国倒数第一,引进的设备基本上是10万元级的。企业花钱买技术与设备,而不愿意自主创新,说到底最终还是掉进了技术依赖的泥沼。
“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使企业不愿创新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企业辛辛苦苦创新出的成果被别人“盗用”后,相关的法律制裁手段又显得苍白,违法成本甚微,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使企业不愿花力气去创新,转而加入“仿冒者”行列。
其实,浙江已经尝到了“克隆”和“仿冒”带来的苦果。据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王宏理透露,近年来,浙江的外贸出口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浙江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也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和专利纠纷,浙江省的经济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以2004年为例,仅技术壁垒一项就给浙江的产品出口造成25.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来自浙江省经贸委的一项调查更是惊人:浙江约有47.8%的企业遭遇过技术壁垒。
全社会要营造“创新文化”
此间专家认为,在陶醉于仅仅获取少量加工费的“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称号的时候,应当清醒: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柱产业,缺乏知识产权的制造业,缺乏创新能力的众多企业,仅仅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工业王国”。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认为,浙江的高校还没有成为原始创新的基地,对自主创新所起的作用尚不大。为了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应该通过体制改革激活高校这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
浙江省经贸委技术装备处副处长李京宁建议,应协调政府各部门力量,在技术标准、专利、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建设上形成“组合拳”。从专利、技术标准等角度出发,支持一批在战略或关键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发起制定国家标准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