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启示要让“外人”成为“家人”
“如果这些人都没有走,那么这整一条街都是我的了。”瑞安有一个小老板,自己创办企业已经有十几年了,不过近些年来他就一直很郁闷。因为从他企业里出来的人都在同一条街上办起了跟自己一样的企业。
慧聪的郭凡生说,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家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者的忠诚度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家能够让“外人”变成为“自己人”。而这个可以从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乔家大院”中有很多启发。
“乔家大院”的第13集,14集中,讲到了晋商的身股和银股。就是乔家在改革的时候,掌柜的和伙计都能够分到自己股份。这样如果乔家的企业经营好了,他们的一个伙计一年就可以拿到300两银子的分红,而他们一年的工钱却只有30两。这样所有被定义为身股的人,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郭凡生认为,乔致庸在“乔家大院”里面的身股和银股对我们中国的商人应该是有震撼的。为什么乔家能积累如此多的财富,靠的就是身股和银股的制度。乔致庸用身股制保证了职业经理人的忠诚,把一批一批的职业经理变成了外姓的自家人。
郭凡生表示,今天的浙商在很多地方都很优秀,但浙商的问题在于什么都可以给,就不给股权。就是说你什么都愿意让职业经理人去做,就是不愿意把他们变成自己人,所以浙商的企业做得很红火,但是难以做大。
他说:“我不反对在家族企业雇佣职业经理人,但是如果家族企业不能把职业经理人变成自己家的人,那么这个职业经理的变心是早晚的事。比如我们看一个职业经理人比较能干,花35万元请来,但是如果别人也看好他,完全可以40万元就请走。这样的人员流动,不仅仅是你的公司成本增长,更重要的是你的企业整体不够稳定。”
重组家族企业给家人找一个合适的岗位
陈金义曾因为在1998年主动打破家族化的管理而在当时传为美谈。当时,他把自己企业中的所有家族成员均排除在外,真正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不过几年后,陈金义再次谈起家族化的时候,他的态度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他说:“1998年的家族化管理不得不打破,因为兄弟姐妹的文化层次太低,跟不上市场需求。今天我回过头去,我觉得家族里面的成员,完全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分配给他们相应的工作岗位。比如说,传达室或者仓库管理,我觉得让亲人来做会更好。这好比家里请来亲戚当保姆,总会比请外面的人要放心得多。”
“所以我现在就打算要回头去重组家族化的企业。”陈金义这次还搬出了他母亲的养猪理论。
他说:“我用人的理念就是我妈妈的养猪理论:只养一头猪的时候,我妈妈发现,它不太吃,也长不大;后来又叫我爸爸再买一头猪,这个时候猪就开始抢着吃了,长得也很快。其实做企业也是一个道理,只有外面的人和自己家族里的人都用了,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