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结束的“2006年温州人才交流大会”传来消息,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量比往年有所增加。但不可否认,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新一轮大学生求职浪潮开始涌动,有人说,大学毕业等于失业;还有人说,大学毕业生是新盲流。真是这样吗?大学生就业究竟有多难?
一句话面试“我的理想”
一个月前的下午,覃易走出温州某著名鞋企大门,脸上似笑非笑。一旁守候多时的记者焦急地迎上前去:“见到老总了吗?”“嗯。”“跟他交流了吗?”“嗯。”“成功了吗?”
“失败了!”还是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
看来,经过了多次碰壁之后,覃易已经变得坚强如铁。他还年轻,不到24岁,还憧憬奇迹的发生,即便奇迹破灭也不怨天尤人。
覃易是武汉某大学国际贸易系2005届本科毕业生。一个多月前来到温州参加某著名鞋企的人才招聘面试。来温之前,他在武汉一大型家电商场销售彩电。在整个商场的销售人员当中,他的学历是最高的。
“我们的业务主管是个高中生,产品销售报表都不知道怎么填,都让我来写。看来,这四年大学没有白学。”说起自己并不成功的工作经历,天性乐观的覃易也没忘了幽默一把。
在结束了半年多只拿800元月薪的销售工作之后,覃易通过同学介绍来温求职,第一个工作便是温州某著名鞋企。该公司人事总监给的面试题目是:我的理想是什么?只能用一句话表述。满屋子三十来号人轮流答过来,总共花了不到10分钟时间面试就结束了。人事总监抛下一句话:被录用的人两天内会接到通知。
向老总毛遂自荐
三天后,按捺不住的覃易嚷着要去找企业老总谈谈。他跟记者讲述了自己同班同学的一个传奇:那位同学去深圳万科应聘被刷下来了,贼心不死的他瞅准机会拦下了总裁王石的坐骑,跟他滔滔不绝了5分钟,结果被破格聘用了。
“你知道吗?月薪3000元啊!”说这话的时候,黑边塑料镜框后面,覃易的一双小眼闪着异样的光芒。
也许是受了他眼神的蛊惑,更多是好奇:温州的民企老总与深圳的王石会做出怎样不同的反应呢?于是记者跟他一起去了。
凭着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的智商,覃易躲过了层层守卫,摸到了老总办公室。凭着一年来四处找工作练就的口才,也居然让这位老总耐着性子给了他十分钟时间。他跟这位老总侃侃而谈,从自己崇拜的尼采到比尔·盖茨,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到对企业的看法,他有备而来的即兴演讲让老总频频点头。覃易最后说:我看重的是你们企业的发展前景,哪怕不给钱,只管饭和住宿,我也来。
老总笑笑,我很欣赏你的勇气和信心,但是很遗憾,公司有规定,招聘的事情只能归人事部门管,我能做的就是打个电话给人事部门,让他们接待你一下。
覃易抱着一线希望,兴冲冲地找到了人事总监。总监说,我们这里的岗位都满了,尽管很想帮你,但很抱歉……
那天下午,记者陪他在公司大楼前的草坪上呆坐了近一个小时,他总是抬头望着面前那幢中西结合的豪华建筑。
“差一点,我就可以在大楼里上班了。”
工作第一年七成跳槽
据温州大学去年的统计数据,温州大学2005届有毕业生6148人,截至去年8月30日,其中大部分学生找到了工作,就业率在87.98%,签约率达到77.65%,但仍有11.99%的大学生仍处于待业状态。待业在家的学生中,有不少准备出国,还有的则参与到家族企业的经营中。
据该校就业指导中心职业指导师朱启鑫介绍,温州大学师范类本科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3%,专科生为86%。其中有5%的专科生选择继续深造,以专升本为主。在就业趋向上,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考公务员,其次是继续深造,自主创业也占了一部分。对于工资期望值,本科生的在3000-4000元之间,专科生相对低些,在2000-3000元之间。根据他们对学生跟踪调查的结果,工作第一年跳槽率在70%左右。
在求职渠道上,据他们的一份调查显示,其中以学校的供需洽谈会上获取就业信息为主,其次是亲友介绍,而后是通过人才市场的招聘会、网络及报纸媒体上的招聘信息等。
温州医学院的毕业生流向比较固定,都是去医疗机构为主。由于医生的市场需求量还比较大,因此就业形势相对较明朗。学生一般都是参加卫生系统举办的招聘考试,从市区大医院到县级医院,各级考试下来,基本上都能把生源解决掉,去人才市场求职的只占少数。
就业新动向
A.没有资本的在家开网店
“今天我又接到了一个1000元的大订单了。”昨天采访的时候,米粒哈哈兴奋地向记者汇报工作。米粒哈哈是记者QQ群里的一个网友,今年大四。虽然还没有毕业,但是已经在网上开了一家名叫“衣依小语”的网店,专营温州某品牌女装。她的生意经是:从做代理的朋友那里5折进价,7-8折卖出,因为服装品牌不错,价格比实体店中便宜两到三折,还包邮寄到家,所以生意成交率还蛮高的。上个月做了1600元的单子,赚了500元左右。这个月才过去10天,已经有2000多元的订单了。照此发展下去,相信很快收入就会超过1000元。她的短期目标是:每个月收入2000元,在保证基本的温饱之余,再考虑结合自己的音乐专长做些兼职。
“同学就算找到工作,一个月收入也只有1000元左右,还干得蛮辛苦的。而我不用去上班,只要在家上上网,空余时间可以和朋友聊天喝茶,挺好。”
不过,开网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像米粒哈哈那样幸运,除非找到好项目。不少人开了几年网店,每个月收入还不够交房租。
B.利用家里资助创业
小叶领着一位顾客在温州数码城三楼面积不大的店里溜达了一圈,十分热情地介绍电脑的配置和价格情况。最后顾客不置可否地说了一句“我再去别处看看”就离开了。
小叶对坐在一旁的记者笑了笑:“这种情况经常遇到,习惯了。”
“会烦吗?”“不会,做生意就是这样嘛,不可能每单都能谈成的。”经过半年多的磨砺,小叶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
温大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小叶和几位同学合伙在数码城开了一家电脑公司,每个人投入了几万元启动资金,都是家里赞助的。现在还谈不上赚钱,只能应付日常的开销,赚的钱基本上都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中去了。
“后悔吗?”
“一点都不后悔,看着固定资产逐渐增加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我的同学替人打工,一个月收入大多只有1000元左右,还有大约一半的同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在家里呆着呢,相比之下我挺知足了。”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不断放松(三年免交工商管理费用,并有税收方面的减免),像小叶这样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
C.考证,考研,考霸
找好工作不光需要机遇,实力是最关键的,多考几个证书增加自己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共识,不停参加各种考试锲而不舍的人被称为“考霸”。阿蕙便是其中一个。
阿蕙读的是温大国际贸易专业,在校的时候她考了教师资格证书,英语过了6级,还参加公务员考试。毕业后考取了报关员和保检员资格证书,“证书想考的话永远考不完,但是不见得有用。”
阿蕙抱着一大堆证书去找工作,得到的结论是:人家都不看你的证书,只看你有没有经验。
阿蕙找的都是外贸公司,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带来新客户,给公司直接创造收益的老业务员,而对她的评价是:各方面都很优秀,可惜就是没经验。
她呆过三家公司,前面两个开出来的底薪是800元,外加提成。问题是她没有客户,是根本谈不上提成的。干了没有多久她就离开了,现在这家公司刚开始给的底薪也是800元,四个月后涨到了1500元。最重要的是:有机会参加国际国内的展览。
“做外贸的就靠参展,否则你永远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客户。”
和阿蕙一样,袁胜对参加秋季的考研也充满了希望。
“我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简称社工),现在人们对这个专业的认知度还不够,就业存在一定难度,但是等我研究生毕业之后情况肯定有所改观。而且从长远发展眼光分析,研究生的升值空间肯定比本科生大。”
像袁胜这样,因为担心工作不好找,选择考研的学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
实用技术型人才吃香
温州是个生产型企业占主导的地区,对熟练技工和高级技师的需求量比较大。一名高级技师的月收入也许可以达到1万元,普通的熟练工也可以达到1500元至2000元。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大学生身价甚至不如农民工。那么,中国高等教育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确实有问题。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结构和劳动力需求结构完全不一致。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校培养不出来;高校培养出来的,市场又不需要。”人才市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他认为,一些高校必须转向培养技能型、生产型人才的领域,才会有竞争力。
在这方面,温州一些高职院校走在了前列。据温州印刷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从前年起,他们就与浙江工贸学院建立单向人才培养计划,学校每年从毕业生中抽取优秀的学生,实施订单式的培训,定期向企业输送专业对口的技能性人才。工贸学院还与迦南制药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委培式合作,这些学生的就业率可以达到100%。
先就业再择业
东方学院的就业率一直都比较高,除了专业设置合理之外,跟学校采取的教育方式有关。该校就业处的吴磊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就业的期望值比较合理,学校一方面灌输先就业后择业的道理,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学生求职的教育,将卡耐基的成功教育理念引入课堂,要求老师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留给学生即兴演讲,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吴老师认为,温州民营经济发达,用人需求量大,就业形势总体良好,但是就业环境一般,中小企业居多,待遇差强人意。因此,正确调整学生心态,校方义不容辞。
尾声
在温州呆了一个月后,覃易进入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
“现在还在培训期,每个月800元,包吃住,转正后可以拿到1500元。本来我想做市场策划这块,但是现在还是先就业吧,钱袋告急,实在是熬不住了。”
覃易告诉记者,销售如果做好了,收入还是有提升空间的,那些老业务员每个月收入三四千元没有问题。
“理想中的市场策划,还是等生活问题解决之后再做打算吧。”
覃易在温州的求职之路还没有画上句号,而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又开始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