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第45版读者论坛刊登了读者李俊民的来信———《是保俶(chù)塔不是保叔(shū)塔》,李俊民说,很多导游把保俶(chù)塔说成保叔(shū)塔,这是不对的,应该规范成保俶塔。前些天,记者收到读者张镛标的邮件,他提出异议:“无论从历史看,从字典里查,从一般杭州人祖辈相沿的习惯叫法,保俶塔就应是保叔塔。”
究竟应该叫“保俶塔”还是“保叔塔”?记者请跑文物方面的记者陈奕帮忙考证核实一下。
记者陈奕:张先生说,保俶塔原名应天塔,后来也叫成保俶塔,因为造这个塔,是公元976年,吴越王钱俶迫于形势要入大宋朝觐,恐被拘押,而造塔以求保佑的。“保俶”意为“保佑钱俶”。但保俶塔的叫法,只保留了30多年。接着,就被叫成了“保叔塔”,并一直叫了1000多年。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中记载了“保叔塔”的由来:“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年),塔毁屺。僧永保以目眚募缘,十年始复其旧,目光如故。保有戒行,人称师叔,遂称保叔塔也。”按照这个说法,保叔塔中的“叔”,指的是一个叫“永保”的僧人。
张先生还找了很多材料,力证以前的人叫的都是“保叔塔”。
宋代王炎、杨蟠(杭州人,苏轼为官杭州时他任通判一职)每作诗文提到此塔时,皆以“保叔塔”称之。到元代文人钱惟善及明代的文人张羽、画家沈周,也都以“保叔塔”为题写诗文。明代散文大家袁宏道也写道:“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再看看《水浒传》第115回,也同样:“不提防保叔塔山背后,撞出阮小二、阮小五、孟康,引五千军杀来……”到了民国,对杭州人文地理颇有研究的学者钟毓龙所著《说杭州》一书中,也力主“保叔”称谓。
细心的张先生最后从读音上来证明,“俶”也可以读成“叔”。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俶,善也,从人叔声……”,意为“俶”发“叔”的音。宋代的《集韵》,“俶”字下分别注有“神六切”、“昌六切”、“他历切”三种读音,其中“神六切”切出的音就是“叔”音(编者注:在没有使用汉语拼音的时候,汉语读音是用汉字来标注的,“××切”,就是用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来拼音)。《汉语大字典》,可查收56000多字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对“俶”的注音有三:1.chù去声2.shū阴平3.tì去声。其中,念“shū”时,为“善”的意思。
张先生的考证对否?记者请教了杭州市园文局文物处工作人员郎旭峰。
郎旭峰特意翻出了很多资料,包括明代的《西湖游览志》、清代的《湖山遍览》、清代的《浪迹重谈》等。他说,历史上对保俶塔的叫法,有很多种,一开始叫应天塔,后来有叫保俶塔的,有叫保叔塔的,也有叫保守塔、宝石塔的……所以,哪一种叫法都没错,叫保俶塔可以,叫保叔塔也对。
他说,杭州市园文局称其为“保俶塔”,主要是根据塔身上的碑记。碑记上刻了民国23年重修塔的事实,上面写的是“保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