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有为]:党委总揽全局、把好发展方向,政府调控有度、搞好公共服务,这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根本保证。———《关于义乌发展经验的调查报告》
20多年前,一位名叫冯爱倩的农妇为了争得提篮小卖、经商糊口的权利,面对“父母官”谢高华拍案直言,由此催生义乌历史上第一本个体经营执照和第一个马路集市。
从谢高华到楼国华,市(县)委书记换了几任,义乌党政机关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传统,却始终未变,兴商建市的战略一直坚持了下来。
而真正发生了变化的则是:20多年来,小商品市场八度扩建,一代代更新,直到发展为如今的“华夏第一市”。
片断1
1982年在源头作出决策的人们
在义乌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有一位衢州老人是永远不应该被忘记的。
他叫谢高华,1982年从老家衢县调任义乌县委书记,时年56岁。正是在他短短的三年任期中,在“打击投机倒把”的大环境下,义乌产生了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并提出了至今仍被当作信条的“兴商建县(市)”口号,揭开了义乌“火山大爆发”式的发展序幕。
谢高华当年如何作出“兴商建县”决策的故事,民间流传着多个版本,而其中关于他和农妇冯爱倩之间的故事流传最广。
现年60多岁的冯爱倩目前是义乌市政协委员,并参与管理中国小商品市场。在义乌市委大院内,许多工作人员见了她都会尊敬地叫一声“冯姨”。1982年的一天,“冯姨”跨着货篮子把县委书记堵在了办公室里:“为什么老是赶我们?”“政策不允许,不准在街上摆摊!”“我没工作,但要吃饭,不摆摊我吃什么?”冯爱倩在书记的办公室里拍起了桌子。
谢高华反倒冷静了下来:开放市场的确能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出路,但政策不允许啊,到底应不应该开放集贸市场呢?“当时义乌县城有2.4万人口,面积大概只有2.5平方公里,一没资源二没工厂,老百姓要吃饭,就必须要找一个突破口。”谢高华回忆当年的情景,“但义乌这地方的人很勤奋,头脑也很活跃,而且一大批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还偷偷做一些针头线脑的小生意,不少人还从这些不起眼的小生意中赚了钱,造起了房子。”
谢高华对义乌人性格的认识,来自他自己的观察。在他身边工作多年的老干部冯志来回忆,“谢书记有晚睡晚起的习惯,一般早上9点左右起床,然后就到下面转转,到了晚上再叫各个部门负责人去汇报,凌晨两三点钟睡觉,所以他容易与老百姓挂上钩。”
1982年9月,在做了四五个月的调查研究之后,义乌县委常委会作出决定: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并提出“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并出资在县城稠城镇朱店街两侧搭起了上可遮雨、下可摆摊的简陋市场设施,人称“草帽市场”。
虽然当初摊位只有700多个,但义乌小商品市场确确实实在这片黄土地上诞生了。
有幸的是,谢高华那一届政府作出的决策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时任金华地委书记的董朝才曾多次到义乌调研,并亲自指示金华日报为义乌建设小商品市场创造舆论条件,省政府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沈祖伦则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义乌兴商建县发展经济的模式明确表示了支持。
1984年10月,义乌县委、县政府受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决定精神的鼓舞,果断提出“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把市场摆在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位,把商贸业作为义乌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小商品市场,推动义乌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与此同时,谢高华结束了他在义乌的三年主政历程,调任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