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的生活艰苦,但却快乐。
“你还记得我吗?我是贵州省兴仁县回龙镇山岔村小学的刘青。你们能不能帮我找一下,每个月都给我汇款的那十位好心人到底在哪里?”前天上午,记者突然接到一个来自贵州的电话。
贵州?刘青?记者当然记得,他就是我们曾经采访过的那位山村老师。红军长征经过的兴仁县山岔村是个贫困村,全村257名小学生有三分之一是贫困生。而21岁的刘青前年从兴义中等师范学校美术班毕业后,回到自己村里的山岔小学任教,是目前全校8名教师中年纪最轻的。他每个月工资是240元,其中一半要作为自己日后进修的学费,另一半则交给父母,用来偿还当年上学时欠下的两万多元债务。
“我们这里很穷,孩子们特别需要念书,可是有的家庭连一个学期80元的学费也很难拿出来,有的学生一支铅笔都买不起……我只想让这里的学生多学到点东西。虽然我的收入不高,但每当村里的孩子们冲着我叫‘刘老师、刘老师!’时,我都会感到自豪和快乐。”这位山村青年教师的想法很单纯。当时给采访的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去年的5月20日,温州日报以《希望的种子》为题,报道了这位山村教师的事情。同时,参加“接力长征”联合采访活动的省内其他几家党报也进行了报道。
时隔一年,这位山村老师为何要记者帮忙找人呢?又究竟是谁在帮助刘青?
原来,刘青坚守山村的事情经各家党报报道后,很快,远在贵州的他意外收到一封浙江的来信和1000元汇款。信里说,在读到报纸有关刘青生活现状的报道后,单位的10位同事都为他担忧,经过讨论后,大家决定每人每月出资100元,对他进行为期一年的资助,以帮助刘青走出困境。
从那以后,只要到每月下旬,刘青都能收到一张1000元的汇款单,到现在已有11张了,共收到人民币11000元。刘青在收到信件以后,也曾多次按汇款单上的地址与对方联系,但一直没有回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青寻找十位好心人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于是,就拨通记者曾经留给他的电话。
“这些钱对我的帮助实在太大了,不仅让我还掉了部分债务,而且还让我有机会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刘青在电话里说,“十位好心人,你们在哪里?远方的我,只希望能早日与你们取得联系,让我亲口对你们道一声谢谢,好让我了却这一心愿。”
这十位好心人在哪里?是在温州,还是丽水、台州、舟山或其他地方?为了能帮助刘青尽快找到这十位好心人,温州日报记者立即与曾经参加“接力长征”联合采访活动的记者取得联系,大家决定帮助刘青找到这十位好心人。如果你有他们的消息,请与“党报热线”88869996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