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一位偏远山区的村支书感动着温州,感动着浙江,感动着全国。
他,就是省委书记习近平连续三次批示,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他学习的“为民好书记”郑九万。
连续几个月来,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学习热潮中,“郑九万”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折射了一种现象,产生了一种效应。带头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做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带头学习郑九万,做群众的贴心人——“郑九万”精神,正在今天的瓯越大地不断延续。
一股热浪在涌动
朴实的山民至今难忘,去年12月的严冬时节,一封寄至永嘉县山坑乡后九(土夅)村的特殊来信,让大家心里备感温暖——写这封信的人是省委书记习近平,收信的人就是为村民脱贫而累倒的、受到全省乃至全国关注的郑九万。
除了信以外,还有省委的多次专门批示和学习决定,不仅使后九(土夅)村、更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感受到了那份浓浓关怀:
去年11月22日,习近平在郑九万住院期间批示:“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郑九万同志的先进事迹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今年2月17日,省委授予郑九万“为民好书记”荣誉称号,在全省共产党员中广泛开展向郑九万学习活动。3月下旬,习近平就深入开展向郑九万学习活动又一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学习郑九万、爱民树风范”。
广泛学、深入学、扎实学、持久学,一场学习活动的新高潮,在温州全市迅速掀起。
作为郑九万这个典型的“原产地”,温州市委在第一时间对郑九万先进事迹作了宣传报道,并组织学习。温州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提出,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学习郑九万,更要干在实处,把典型的先进经验转化为工作实践,把模范人物的高尚情操转化为具体行动。
郑九万事迹,也成为文学创作的好素材和开展先进性教育的好教材。日前,由人民日报主任记者袁亚平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为民好书记郑九万》已经出版,全书用文学语言的形式,生动展现了郑九万的朴实形象和可贵精神。与此同时,广大文艺工作者们还在抓紧筹拍或排演以郑九万事迹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瓯剧等等,其中电影《郑九万》可望于今年9月在温首映。
一种精神在弘扬
“郑九万精神”的鲜明特征在哪里?其本质内涵又是什么?
“虽然点点滴滴、细细小小,但正是这些点滴细小的事情,彰显了可贵精神。”温州市各界专家学者在多次研讨郑九万精神时,一致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平凡中体现了对群众的真情,在平凡中体现了对党的赤诚,在平凡中体现了他的崇高境界——是郑九万精神的鲜明特征;一心为民、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埋头苦干,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是其精神的本质内涵。
这种精神也正是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生动体现。
典型精神的引领下,各级党员干部争做群众贴心人。在温州市直机关,512个机关党支部与温州市欠发达乡镇农村党组织一起开展了“支部联建、党员联户,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党群关系”主题活动,各部门梳理出162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并公开承诺、限期解决;在乡镇农村,万名乡镇干部结对帮扶万户,目前,温州市已有11560名先富起来的党员与18500多名困难群众结对,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温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企业主全力反哺农村,109家企业与欠发达乡镇建立了帮扶关系,招收了2万余名农村员工。
典型精神的感召下,温州市还涌现出了“郑九万群体”。为在各行各业推出一批立得住、树得起、叫得响、有影响的先进典型,温州市属新闻媒体的百名记者背起行囊深入基层,采访推出百名先进典型。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勇士周大军,累倒在民生工程建设一线的基层好干部娄爱亮……记者们用笔写出“郑九万式”的感动,用镜头表现对“郑九万式好干部”的敬佩。
随着2005年度“感动温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揭晓,温州再次用事实证明——这里不仅是出商人、出老板、创造经济奇迹的地方,也是出英雄、出先进、创造精神财富的地方;这里不仅是发展经济的热土,更是培育精神文明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