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争做先锋
www.zjol.com.cn
2006年06月09日 14:09:0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记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德仁教授
杨德仁大胆吸收借鉴前人的优秀成果,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在高校科研和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用一流的业绩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篇章。
“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够了。”硅材料对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大力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作为阙端麟院士最早的博士生之一,杨德仁从1991年开始就带领课题组在国际上首先系统开展了掺氮直拉硅单晶相关缺陷与性能的基础理论研究,一做就是15年。国际上几乎一半的掺氮直拉硅单晶的重要SCI论文出自杨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长年累月枯燥的、边缘性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意味着风险与寂寞。每当陷于迷茫时,杨教授常常这样勉励自己与同事:“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够了,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是不行的。”
“团队是很多轮子组成的一辆列车,没有哪一个轮子能够单独跑得特别快。”杨德仁所在的研究团队目前有4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还有5名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年轻教授、副教授,已形成一支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队伍。建设和谐高效的团队,是杨德仁教授一直操心的事。在他看来,团队是很多轮子组成的一辆列车,没有哪一个轮子能够单独跑得特别快。每年的研究生新生欢迎会上,杨教授都要讲一讲“团队精神”这个话题,着力在学生中培养互帮互助的氛围。他一直认为团队建设最大的责任在自己,在愉悦的氛围下工作学习,杨教授觉得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为此,他所在的团队每年都要组织两次户外郊游,每星期打一次羽毛球。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杨德仁是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博士生袁志钟说:“他从不会当面批评让你难堪,而总是希望以实际行动以身作则作出表率。”同学们经常看到,杨教授上午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从国外回来,下午就坐在办公室工作了。“老师最宝贵的财富是学生。”杨德仁对学术研究的严格要求众所周知,每位研究生的论文他都亲自审阅,细致修改。学生常常在放假回家前把论文留下,杨教授利用寒暑假一篇篇审阅修改。以至于学生在假期或夜晚接听杨教授讨论论文、提出修改意见的电话,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在他的影响下,团队虽然没有硬性的工作时间规定,但个个工作勤奋自觉,业绩斐然。杨德仁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心,新生入学后,他常常会挨个找学生一对一聊天,细致询问学生在生活、经济方面存在的困难,以便及时给予关心帮助。
杨德仁同志简历 科研战线的求索者—杨德仁
杨德仁,男,1964年4月出生,博士学历,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
杨德仁毅然放弃国外优越待遇和环境,回到浙江大学工作,坚守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一线,忘我工作,敬业奉献,带领课题组坚持长达15年的硅材料基础性研究,并一直以原始创新的姿态在国际学术界引领前沿。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