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比任何时候都坚信——
创新不仅依赖于社会的物质保障,更需要广大公众较高的创新文化素质;
创新文化不仅是构建创新型国家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不仅是激励创新的重要前提,更是一个民族决胜未来的必由之路。
(七)中国汇入了创新的时代洪流。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矢志迈向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依靠自主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需要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让创新文化成为驱动发展巨轮的动力,让创新精神化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
反观我们的现状,创新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的文化环境对创新事业的承载能力亟待提高,一些阻碍创新文化形成的观念、制度弊端亟待克服。
重灌输轻培养、重应试轻素质、重趋同轻个性、重服从轻创造的教育体制,影响着青少年创新素质和创新品格的养成。
科学精神尚未在许多科技工作者的头脑中生根,怀疑、批判的意识不强,进取、超越的信心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还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
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淡漠,不少企业的价值取向仍是短期挣“快钱”,关键技术自给率低,75%的企业尚未形成研发能力,竞争能力的形成过于依赖引进而非自身创造。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况:卖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A380空客;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70%的轿车制造设备都要依赖进口。
要在15年里建成创新型国家,在全社会形成孕育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活动、催生创新成果的风尚,没有创新文化提供智力和精神的支撑,没有创新精神推动社会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想象的。
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我们是火药、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发明者的后代,是长城、大运河建造者的子孙。不断创新的古代文化,曾使我们民族走在世界的前列。生而落后不是耻辱,甘居落后才是悲哀。超不过先辈愧为子孙。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宽广的世界眼光,要求我们紧紧抓住机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发展创新文化,推进创新事业。
(八)如何培育属于我们时代的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有不同的论述,但基本形成这样的共识:它包含关于创新的一般观念和相关制度设置两个层次。
观念文化表现为人们对创新活动的认识态度,制度文化则指对创新活动发生作用的制度安排。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制度是创新文化的保障。它们共同支配着创新主体的行为,决定着创新的模式、效率和氛围。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这为我们培育创新思想观念、营造创新制度环境指明了方向。
(九)发展创新文化,首先要从观念更新、观念突围入手。
创新的过程总是伴随“革故”,新与旧的挑战交织其间。创新会改变甚至否定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会触及甚至颠覆一些已经成型的利益格局。创新越是向前推进,触及的矛盾就越深,碰到的阻力往往也越大。
现实告诉我们,许多阻碍创新发展的无形而顽固的力量,更多地来自于观念。
(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必须勇于探索,敢为人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积极创新的精神光辉烛照至今。但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也有不利于创新的消极因素。“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样的文化心理,泯灭了多少创新的火花;敢于冒尖者被视为“冒失”,打破常规者被看作“异类”,富有个性者被当成“不成熟”,这样的认识观念,阻碍了多少探索的步伐,造成了多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自己不作为又见不得别人作为的庸碌状态。
创新意味着对现有理论和实践的超越。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人的自由探索,尊重人的首创精神,才能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