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性经营——“洋品牌”实行双重标准?
跨国公司产品在中国频繁发生信任危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深层次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个别跨国公司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运作存在着歧视性经营和双重标准问题。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贸系副主任黄先海教授告诉记者,为了全球扩张的战略考虑,不少“洋品牌”有意进行差别化生产,根据中国消费群的价格承受能力、心理价位、需求不同,在国内和国外市场投放的产品就有不同。如丰田汽车,针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对汽车安全性接受和考虑的不同,中国的丰田车就只配两个气囊,而在国外市场上投放的丰田车就配有5个气囊。这样,“价格差异性定位而产生质量差异性”。
杭州市侨商协会副会长甘为民向记者透露,过去中国对某些产品的要求偏低,使得一些在国外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到中国就变成“合格”的了,因此很多跨国公司把一些淘汰了的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上。在中国全面跟国际接轨以后,国际产品的问题就慢慢显现出来了。然而,面对已经变化了的市场,跨国公司本应随之提高行业标准,但大多数跨国公司固步自封、过于自信,这就造成了跨国公司在华频频遭遇信任危机。
更为恶劣的是,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某些运作方式明显就是一种经营上的歧视。甘为民举例说,像SK-Ⅱ、东芝电脑事件中跨国公司所犯的一些错误,在其本国是绝对不会犯的。由来已久的歧视性经营,是跨国公司品牌危机频发的内在根源。
即便爆发“质量门”危机了,部分跨国公司仍然一味采取回避、狡辩、避重就轻等手段,这种“洋品牌”的傲慢,说穿了,是因为它们进入中国有一个高起点,在中国市场曾被过度追捧,消费者对洋品牌的选择基本上不加怀疑,而跨国公司也早已习惯了这种追捧,以致在全球同类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中国消费者常常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甘为民说,面对危机的时候企业该如何做,才算得上是诚信和负责任的行为,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商业道德。他据此断言,假如跨国公司没有对发达国家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一视同仁,“洋品牌今明两年还会有类似‘质量门’事件出现。”
“超国民待遇”——谁把“洋品牌”供奉上了神坛?
“洋品牌”频频陷入“质量门”事件,除了跨国公司自身该问责之外,国内体制的不健全,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洋品牌”的盛气凌人?
对“洋品牌”的管理缺位,是导致其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从事跨国知识产权官司的浙江凯麦律师事务所邹峻律师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一些地方,一些部门针对洋品牌,往往打“放心牌”,有的干脆为其挂上“免检”招牌,为其开辟“绿色通道”,甚至一些洋品牌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市场销售几乎到了依靠企业自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