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创造难抵环境成本昔日扶贫产业付出资源代价
温州瓯海区泽雅镇天长村梅溪江畔,村民徐祖亮抡起手中的大锤,重重地砸向洗塑槽,随着“砰砰”几声作响,砖土纷纷滚落,不一会工夫,两个长5米、宽2米的混洗塑槽便土崩瓦解,变为两堆废墟。
徐祖亮从1989年开始干废旧塑料清洗业,他和村里20多个业主一样,从外边拉了一车又一车脏兮兮的废塑料袋,放在刚刚砸毁的这个洗塑槽里,用河水一遍又一遍地淘洗,然后把洗净的废塑料加工成粒子。他与这两个洗塑槽作伴了近20年。
“村里大多数人都从事废旧塑料清洗,当时河边一整排打浆机就像摆地摊一样紧挨着,眼看着家乡的河水被一车车废旧塑料染成了黑色,河水变臭变烂,再不见一条鱼虾,村里的塑料垃圾堆积成山,烟雾弥漫,心里总不是滋味。”徐祖亮向记者吐出心里话。
徐祖亮也迷茫过,他们知道洗塑业污染严重,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一家人的生计全靠这个,如果歇手不干,出路又在哪里?因此,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在政府劝阻与整治中“苟且偷生”。
外人可能很难想像,今天正在花力气整顿的洗塑业,在上世纪80年代是当地政府鼓励的扶贫产业。当时,一些在外闯荡的泽雅人发现,废旧塑料清洗加工后可以卖钱。这种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妇女老人都能做的洗塑业,对山多田少、缺乏收入来源的泽雅镇村民有很大吸引力。“当时政府还出台了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发展。”泽雅镇镇长董旭辉告诉记者,“当时政府还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也是一种成本。”
经过多年发展,洗塑业在当地形成了从采购、运输到加工成品、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伴随着洗塑业的是巨大污染,”瓯海区环保局局长胡林兴向记者描述道:每10吨废旧塑料清洗后只能加工2至3吨塑料颗粒,有7吨残余物品被直接排入河里。残余物品里什么都有,农药、化学品、水泥袋等等。
20年来,从全国各地收购来的废旧塑料向这里集中,污染也在这里集中。当地河水被染成“五彩斑斓”,红黑黄白各种颜色都有。村民们不敢赤脚踏进这条河里去,否则脚就会烂。同样严重的还有大气污染,为了省电,作坊使用锅炉燃烧,整个村都是黑烟,家里窗户根本不敢打开。
受到污染影响的还有旅游业。泽雅原本山清水秀,还曾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但是,洗塑业让通往景区的道路和小溪都堆满了废旧塑料垃圾,严重影响了视觉环境。“不少游客、旅游业投资者还没有到景区就已经被眼前的景象吓跑了。”董旭辉无奈地说。
随着群众环保意识觉醒,泽雅洗塑业成了众矢之的。近年来,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也多次提到治理问题。今年温州市“两会”期间,仅整治泽雅洗塑业的建议、提案等就多达20多条。
环保部门对洗塑业造成的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评估后发现,洗塑业历年所创造的价值,根本抵消不了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
“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发展与科学发展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背道而驰,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泽雅镇党委书记翁结群说,“如果再拖延,上级政府和当地老百姓都不会答应。”
去年,温州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将洗塑业列为全市环境区域污染整治挂牌督办项目之一,决心今年要让整治后的泽雅通过环保部门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