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的企业家高度赞扬党政部门“有所作为、有所不为”,逐步营造出一个开放有序的制度发展环境,“这是义乌特殊的竞争优势”。
执政理念之变:从“城市思维”,到统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义乌追求城乡文明共进
飞速发展的义乌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农村、农业、农民。
市委、市政府郑重宣布,从今年开始,公共财政投入“三农”的比例每年不低于35%。2002年至2005年,相应投入分别为8.4亿元、8.9亿元、12.5亿元、15.4亿元,均占财政支出比例1/4以上。
农民是义乌发展的功臣。1982年,就是农村妇女冯爱倩冲进当时的县委书记谢高华的办公室,直言摆摊谋生无过,请求政府开禁,才引出县委县政府“允许农民进城经商”等“四个允许”的红头文件,引出不断发展壮大的义乌市场。
然而,义乌也曾经重城市轻农村、重经济轻社会。财政投资倾注城市,市区楼高路阔,快速扩张,农村却少有问津,公用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年年建新房,不见新农庄”。到头来,农村成了影响义乌发展的“短板”。贯穿市区的义乌江,可以石头驳岸,可以岸边绿化,就是无法净化水质,因为有农村溪河汇入的源头污水。
事实让义乌觉悟:以往工作中习惯性的城市思维再不能继续下去,现代化的义乌需要“城乡统筹、文明共进”。2002年,义乌实施农村“路面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拉开城乡一体化序幕;2003年正式出台《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部署“四个区、三步走、二十年、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蓝图;今年4月进一步制订含金量很高的《义乌新农村建设二十条》。
义乌反哺“三农”的力度之大令人赞叹。扶持农业发展、推行农业保险、改善农村环境、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等等举措,成为义乌公共财政投向“三农”的制度化管道。“市场带百村,企业联万户”活动,更直接向农村注入宝贵的要素资源。仅以社会保障为例,义乌市奋力建立覆盖城乡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各类保险已达200万人次。养老保险已实现企业全覆盖。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率达72.1%,农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率为91.3%。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
如今义乌农民修路、饮水、上学、看病、养老,衣食住行几乎都有财政补助。深入义乌农村,往日的“脏乱差”,变成“洁美绿”,村容整洁,乡风文明。
尤为难得的是,义乌统筹发展的实践超越了行政体制壁垒、跨越了区划范围。义乌每年输出加工订单产值100多亿元,支付加工费达10亿元,30多万剩余劳动力因此鼓起了口袋。
今日义乌,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正在奏响“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现代化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