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平方米宿舍到9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
我和我先生都是“新杭州人”,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家,而且越来越舒适宽敞,想想真是很幸福。
我来自龙泉,2000年到杭州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我先生小龚在医药公司上班,是研究人员。2002年,我们登记结婚的时候,家就安在祥符桥附近先生的单位宿舍。这真是个小小的家,因为总共只有7平方米。由于是单位宿舍,三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和厨房。每次烧饭的时候,前面的人家都会自觉地快快烧完,以免后面的人家饿着肚子等太久。
在这7平方米的小屋内,总共就只能放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塑料简易衣橱。有一次,我花50元钱买了一张躺椅,想在家里舒服地躺躺。可是怎么都放不下,最后只好放在走廊里了。
到了2003年6月,我们搬到了沈塘桥,是40平方米的小套,每月租金900元。当时觉得挺好了,还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呢。我在屋子里放了很大的一个衣柜,买了很多衣服放在里面。
最幸福的时刻是2004年8月的那一天,我们家买到了经济适用房———北景园荷风苑9幢801室,两室一厅,90平方米!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两年后,就可以住上新房子了。那一天,我们真是兴奋呀。此后,我们经常去建设中的小区工地看我们的家一点点拔地而起。
今年6月,当我们终于拿到经济适用房的钥匙时,怎么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冲进新家,一遍遍地看了又看,并且马上开始实施已经计划了很久的装修方案。
现在,我每星期都会去看新房子的装修进展,每次去看房子都变得更加漂亮,我感觉梦中的幸福生活越来越近了。
88.5%的居民拥有住房
作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杭州不仅环境越来越美,杭州居民也住得越来越宽敞了。据调查显示,至2005年底,杭州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0.7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9平方米;有88.5%的居民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比2000年增加27.5%。
这是因为,近年来,杭州加快实施“居者有其屋”工程,着力缓解群众“住房难”问题,大量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推出,有效缓解了住房供不应求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