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电话还是个稀罕物品时,为父亲工作需要,化了相当于现在两台大彩电的初装费,家里有了一部电话。
因为“贵重”,小小的话机被母亲用一块天蓝底色缀着细白花边的手绢隔了尘埃,长长的电话线就如同在蓝天白云下无穷无尽伸展着,让年少的我们在未能轻易动用的观望中生出了许多神奇美妙的遐想。电话初时是父亲的专利,随着我们仨姐妹长大、成家,“热线主持”几易其主,最后成了退休在家母亲的“专线”。二十多年亲密接触,电话记载了家人无数的岁月心事,以至每一次看到或是拨出那个熟记于心的号码,往日某些熠熠生辉的生活细节和幸福片段总会瞬间涌上了心头。
而今,母亲的“专线”守候让我们感觉电话里更多了家的味道。一如家“幸福港湾”的喻称,电话不变的稳固始终给我们最多的宁静和安慰。忙碌的间隙,电话那端传来母亲不期而来的问候,像一场毛毛雨洒在喧阗的城市街头,在弯曲如迷乱时空的电话线上流淌成细细的暖流,让电话这头的我就那样自然地将原本端坐的身姿倾听成慵懒的家居模样。闲闲地听母亲絮絮的唠叨,就觉得自己似乎还是那个不更事的少年,几许旧时光的旖旎挂在心头,慢捻出纯白岁月那些清澈的记忆……于是,有事没事,都会习惯性地拨个家里电话,有时只是想听听母亲的声音。
电话号码成了念家的惯性反应。虽然是不同数字毫无规则排序而成,但在多年反复的默念中,那串没有丝毫特别甚至对旁人来说有些难记的数字在我们心间却始终清晰如刻印在手心的掌纹。当手指拨动键码,仿佛家人暖暖的声音已抚面而来,那股熟悉、亲切的气息无数次湿濡了干皴的心情,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觉得生活有了依托。
总是容易被留在物品上的岁月痕迹所感动,那个绵亘于心的号码在过分珍视中,执意不肯改变。曾经在母亲偶而外出电话“断线”的怅然中,为她添置了小灵通。俭约、环保的小灵通原本也很合母亲心意,但我们却总也记不住或者说根本不愿意去记住新号码,小巧可人的小灵通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母亲无奈地冷落一旁,直到它以“无线伴侣”的身份与家里电话同用一号成为“一号双机”。电话“流动”起来让我们体味了亲情连线更为绵长的喜悦,那个一直蹁跹于心际的号码因此越发变得不可替代。这“一号”惯性的坚持与小灵通的“俭约、环保”无关。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带来的不时“更新换代”的选择中,比之满街移动手机闪烁着的流离与漂泊,电话的沉稳与安定仍然让我们情有独钟。现代生活显示了更多的物质性,物质让我们的感官得到暂时的满足感,相比之下,朴实的情感更显昂贵,只为情感能给我们的灵魂注入养份,让生命得以隽永。那一个号码绵亘心间,无关它初时的“贵重”,而在电话日渐平民化又始终似血脉天然不变的传承中,封存“一号”之中的那些绵长的记忆却是愈来愈浓,让人难以割舍。想必在光影飞旋的世界里,人们仍旧渴望能有一些情感会在诸如电话号码那般素朴的事物依托中沉淀下来,让自己始终感受生活的平实并得片刻静心回望,间或让心灵脱离浊气,得到净化与丰赡。
那一个号码绵亘心间,成了我们心底一根思念的弦,随时都能曼拨出一种幸福甜蜜的慰藉。就像故乡家门前那棵历经百年依然枝繁叶茂的老槐树一样,时时激起我们心灵深处最温暖最生动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