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幸福感?——以留守儿童的视角看“习惯性留守”
“与社会外在的评价和感知相比,看世界的心理其实是很个人的。留守儿童中的很多人享受着那种自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标准是国人的幸福感。一个外国人说,评价一个国家的幸福感,就到马路上去看路人有多少微笑。我们的孩子脸上有多少微笑?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的确与其他省存在区别,具体表现在物质保障和受教育保障具有一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的自我感受有了很大改观。让我们从留守儿童自身的心理层面来看看不同地区的情况。在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地区,存在着“习惯性留守”的现象,即因为周围大多数家庭都有父母外出打工和隔代教育现象,所以在很多孩子的观念中,他们一生下来就面临并接受了这样一个现状,对父母外出后的关爱的缺失并没有经过前后落差较大的比较,并且逐步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有家庭都必然面临这种情况,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必然经历这个阶段,所以对此,他们并无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我们看到个别的留守儿童“享受”着“留守”,在对嵊州的留守儿童调研的结果显示,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许多孩子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可以尽情玩耍,甚至有些孩子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回来,这样自己可以更自由,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们对“留守”的适应和接受。在对当地青年的访谈中,有人称,“他们有更大更自由的空间,他们还有机会在假期去父母工作的地方度假,提前接触到社会,独立生活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但与“‘自由’使之独立”的同时,我们在对湖州长兴等地的留守儿童调研中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要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这给了我们另一个视角来理解留守儿童的“幸福感”。调研显示有84.9%的留守儿童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除去对物质生活相对有保障的因素外,也就是说,留守儿童年幼时,对“自由”和理想生活形态的理解比较肤浅,对留守生活看似满意实则满意度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对生活标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当家庭教育缺失的弊端逐步显现时而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对“你想与父母一起外出吗?”的回答中,有32.6 %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愿随父母去城市。一方面,部分留守儿童是出于对隔代亲属的眷恋和爷爷奶奶生活陪伴的考虑。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了更多的是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给留守儿童带来的陌生感导致留守儿童对亲情体验的麻木,以及由于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导致留守儿童对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排斥心理。
在留守儿童数量较少的地区,因为这一现象并不突出,因而也没有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关注,在学校或是各种公共场所,留守儿童自己也未感觉到与其他孩子的区别,生活在平等和平静的氛围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思考关注上的“无为”和“为”,以及“为”的方式。如果在那时那刻,孩子们认为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如果他们脸上依旧挂着天真的微笑,那么我们是否还要用“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去碰撞他们那幼小的心灵呢?我们如何让“留守儿童”体验到与“非留守儿童”一样的童年。
(二)问题的直接原因关系富裕——客观看待留守儿童价值观
孔子曰,先富后教。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在存在贫富差距的现世,“留守儿童问题是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必然产生而无法回避的问题。”“农村的改变必须是整个的。因为它从根本上需要改变。国家必须实行让农民先富起来的政策,科学技术和教育也就统统都跟上去了,否则,穷苦与愚昧将永远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在接受调查的365名留守儿童中,有25名认为“金钱万能”、13名认为“打工至上”、8名认为“读书无用”。一部分孩子在表述内心愿望时,提到“长大以后也象父母一样出去打工”,“赚很多钱,买大大的房子”。87.4%的孩子希望通过读书摆脱贫穷的命运。大部分孩子在表述未来理想生活时采用了“幸福”、“快乐”、“美好”的字眼。客观地看,这些答案本质上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对富裕生活的向往。无论造成留守儿童群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毕竟在留守儿童的眼中,“富裕”的生活是能被形象地描述的、最直接的改善目前生活状况的指标之一。
(三)关注留守儿童不能成为伪公益——第三只眼看社会力量的帮扶
观点一认为社会关爱不能替代父母关爱。“如果我还是留守儿童,比之社会群体的关注来,我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观点二认为留守与关爱缺失不存在正比关系。“并不是一定要父母在身边才是最完美的家庭方式。人不在身边,爱在,足矣。”“有些儿童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他们依然能感觉到爱,有些儿童虽然呆在父母身边,但是他们缺乏关爱,甚至受到虐待。”缺乏关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普遍存在于各个家庭,并不依是否农村留守儿童而产生不同影响。
观点三认为关爱的直接目的不应是唤起关注,而是去更多反映现实、存在、影响。近来,媒体的“唤起关注”做法,传达着一个又一个弱势群体“诞生”的消息,“说实在的,很怕现代‘盲目’地‘跟风’”。特别是在诸多献爱心的方式中,物质资助正在成为实施起来简单方便可行,有规模效益的一种资助方式,且正摆起舍我其谁的阵势存于各类帮扶活动中。任何为了吸引眼球而不完全尊重事实的报道都会存在误导观者的可能性。任何不明真正需要的一厢情愿的资助也必然走向异化。
观点四认为帮扶的意义重在是应了谁的需要?一个月前,我还曾大言不惭,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本身是对大学生的锻炼和教育,现在我要坐下来,好好地思考,帮扶本身到底是帮扶人的需要还是帮扶对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