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践者,新农村农民需要有几方面的素质。一是科学种养水平,第二是提高就业的能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上下工夫,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新村印证}:在径山镇绿景村,世界上最大的红叶石楠生产企业森禾种业在此有一个1600亩的基地,它采用容器育苗,地里苗木从小苗到成苗一盆盆都可以搬来搬去,不会有水土流失之虞。该公司副总裁凌霄说,整个余杭基地苗木年产值达4000万元。现代化规模化生产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与水稻种植相比,单位面积产出增长近20倍。另外到目前为止,基地已解决该村200多人的就业,仅农民工资一项,该公司年支出就达200万元。农民除了有土地租金收入、工资收入,还掌握了新的生产技术。
NO.3新农村农民需要什么?
除了收入还要幸福感
吴红梅(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博士):就我理解,新农村建设根本目的是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一种幸福感,而不是简单提高收入。我曾对余杭当地部分镇村作过详细的问卷调查,他们对当前的生活大部分都表示满意。而对于生活中需要解决的不方便,按照迫切程度排在第一位的是文化、娱乐,第二位是出行、医疗、教育。对于新农村建设最担心的问题,60%的农民最担心自筹资金率过高,其次担心出现豆腐渣工程,再次就是担心生活没有得到改善,流于政绩工程。
新农村建设,我的思路是第一要创新,突出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第二点是强调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要突出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和谐发展,为和谐社会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新村印证}:到余杭区仁和镇的花园村,就像走进一个大花园,大棚里种着很多葡萄等果苗,那是与浙江大学合作搞的;在运河边小楼里有村民在休息、娱乐;村里的图书室里坐满了看书阅报的村民。该村农户以种植绿化苗木为主,村里经常不定期邀请种植业、养殖业技术人员为村民上课,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去年该村的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
NO.4多点“雨露”让我们滋养
民间致富高手的期待
顾益康(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农民是创造者,但若没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是行不通的。像我们义乌的农民是伟大的,但也要借助另外的力量,如娄国华把小商品市场转化为国际商贸中心;回过头看,如果光靠农民,没有干部的参与,我们这些农民可能还要摆地摊。这也说明,新农村建设需要相关的政策帮扶和倾斜。
{新村印证}:高地村的施雪龙说,新农村建设光靠农村自己是不行的,我们希望政府在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农民素质教育等方面多投入。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不少惠民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通过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农民保障和生态体系。通过加大“山海协作”等工程的实施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多种方法多管齐下,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财政投入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推手。十一五期间,政府在这方面的力度还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