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产经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赚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新浙商"不务正业"出书忙

www.zjol.com.cn  2006年09月12日 10:09:5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采访札记

  赚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以前采访过不少浙商,谈论的内容大都是如何起家,如何创业,如何突破瓶颈之类,听的都是企业管理、营销策略之道。此次跟浙商侃书还是头一回,浙商们的热情出乎我的意料,谈论起他们写的书更是滔滔不绝。越和他们接触,我们越发现现在的浙商已经不再是那些只知道今天进账多少的商人,赚钱不是他们的最大爱好。他们关心企业、寻觅商机,但同时也怡然自得地做起了“文人”。

  “我们胡董事长爱看书,更爱出问题,常问得我们这些下属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大家查资料、开大会来解答他的问题,时间一久就堆成了一本书。”采访中胡成中的一位下属跟记者如此说;

  “大家都很认真对待《西子报》,平时能见王董的机会不多,但他的眼睛停留在西子报上的时间却很久,在《西子报》上,所有员工的稿件都会配上本人的一张照片,王董通过这一形式了解认识了很多员工。”王水福的秘书告诉记者,只要王董看到的好文章,他都要跟员工分享,大家讨论,因为领导重视,企业里人人都重视文化;

  ……

  以前的采访大凡都被浙商的“地板精神”感动,被他们的朴实诚恳感动,但这几天,却深深为他们的“与时俱进”而感叹。就像王水福说的:“以前再苦也是自愿去做的,但现在很多事情是逼自己去学去做的。”对上一代浙商来说,要做“文化浙商”才是对他们的最大考验。

  从农民——车间主任——厂长——总经理——董事长,王水福如今才50岁,但他要求自己,把企业放手给适合的人去做。“我上学读书,不是为了去操作,而是希望下面老总来汇报的时候,我会做选择题,以免打击了他们的热情。”王水福这句话虽然说得轻松,却让小记感动,一手拉扯大的企业,“放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让适合的人坐在适合的位置上那也是与时俱进,他自己则开始静心研究企业文化,出书立作。而像王水福这样的浙商正在不断增多,他们用实战和学习炼就自己的文化,并以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游刃有余。

  南存辉出身修鞋匠,但他却精确地归纳了正泰的成功秘诀:尊重、学习、平和、创新。这些词语里面看上去没有一个能扣得上“草根精神”的,但却引领着正泰一马当先。

  有人说:“浙商出书是不务正业,附庸风雅。”也有人说:“没有学历,赶啥时髦?”

  其实要学历很容易,要文化那是必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没有科技一打便倒,没有人文不打便倒。浙商能“附庸风雅”说明我们浙江的企业已经走上了一定规模,没学历不代表没有文化,浙商从实践中寻求知识,把知识转化为实践,他们能把实践转化为理论是一种境界。

  浙商有财富,但少时间,谁不愿意享乐?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读书写作上就值得大家尊重,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即便是赶时髦也罢,浙商还是需要这样的氛围,他们不光有“草根精神”,他们还是“文化浙商”。

  在很多人眼中,浙商也许还是那些穿着BOSS,开着奔驰宝马,出入高档场所的光鲜人物,但有一天,也许大家会发现,他们聚会时谈论的内容将不会再是“最近挣了多少钱”、“做了什么项目”、“买了什么豪宅好车”,而是:“最近在看什么书,最近出了什么书?”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张妍婷  编辑: 傅歆

相关稿件

[9月12日·一天精彩]福寿螺龙泉成祸

·互联网上焕发精彩——浙商在互联网上的创富故事 2006-09-11
·浙商大手笔捐资助教 江干重力打造城东优质学校 2006-09-09
·浙商水电投资热降温 多家"浙"姓水电站走向转让 2006-09-05
·让浙企低成本进军上海 浙商沪郊打造总部经济园 2006-09-04
·看好非洲的农业和物流业 浙商“踩点”寻找商机 2006-09-0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