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当“城管”矛盾软着陆
西湖街道净寺社区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服务队,这可是杭州市社区居民当上“城管”的第一例。“当了‘城管员’,我换位了,思考方式不一样,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帮着小贩说城管不通人情。”城管综合服务队的队员张大妈说起以前,有点不好意思。
“社区作为城市管理最基础和最薄弱的环节,一直以来困扰着城市管理者。”陈杭祺说,“在处理净寺社区城市管理难的问题时,景区行政执法局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新的管理思路,以非执法的手段来平衡化解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矛盾。”这有点像让矛盾软着陆。
西湖街道净寺社区城市管理综合服务队,由100多名净寺社区的居民组成。他们无偿提供服务,充当村里的城管员,用服务来处理城市管理当中一些棘手的问题,成立服务队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的景区行政执法局西湖中队副中队长钱友根说:“他们在政府职能部门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收编小贩解决3大难
这些天,记者几次来到净寺社区,看到了一个井井有条的小集市。
“我每月交了200元,就可以在这里放心摆摊啦!”摊主老石一边整理桃子一边告诉记者,“我就住在社区里,在这摆摊很方便。收摊后,我们都会自觉整理垃圾。”石先生是安徽人,来杭州务工已经2年多了。
一旁的摊主姚女士告诉记者:“我也住在社区里,可是以前这里不让摆摊。我只好躲在家里卖。”“现在,在社区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的水果,方便多了。”居民刘女士拎着水果说。
社区书记傅文发告诉记者,这样的摊位一共有11个,一般规定他们只能卖些比较干净的水果、日用品、葱姜等小东西,经营时间是下午4点到晚上10点,经营地点指定是社区门口主干路,并且向摊主每月收取200元摊位费。
“要是有不清楚状况的新摊位,只要一进来,肯定逃不过我们‘城市管理综合服务队’的眼睛,立刻就会被‘收编’。”
书记说,收编小贩,解决3大难,“规定时间地点,整洁了村容;收来管理费,我们多请了一名清洁工,每月支付他737元,还外加三金,卫生就不成问题了;为租住村内的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就业,一定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
100多双眼睛盯牢违章建筑
“今年6月,阔石板的几户居民悄悄开始打地基,黄沙水泥一运进来,城管综合服务队的队员就发现了情况。”陈杭祺说,风景区社区管理的一大难点就是整治违章建筑,“我们迅速调查,确定这3户人家是违法搭建后,第一时间进行调解。7月底8月初的时候,3户人家拆除了违法建筑,当时,他们起的墙刚1米左右。”
违章墙一拆除,既避免了至少每户2000元的处罚,又避免了执法部门和百姓的对峙。若按照平常的执法程序,将浪费执法部门和老百姓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在当事人无异议的情况下(即不上诉),从立案到取证再到执行,至少需半年的时间才能解决违法建筑;若当事人有异议,将需约2年的时间。而且,当事人还将至少被处以2000元的罚金。
西湖街道净寺社区城市管理综合服务队的出现,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样的事 合情但是否合理
方方面面有话说
对居民有利资格待完善
“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准许小贩在净寺社区设摊售货的情况,虽然没有申领营业执照,但我认为,从小范围来说是合法的。”景区管委会工商经检大队的钱队长说,“目前,这属于临时的一种管理措施,这样的管理措施我们也在探索当中。当然,从国家法律来说,这种小摊小贩的销售资格是有缺陷的,日后一定要完善起来。”
“杭州的各个小区里,都有生活困难的居民摆设的各类修车摊、修鞋摊,街道或社区有权力允许生计困难的居民或残疾人士摆摊;就像各城区都有夜市,允许进行集中交易。在实践当中可以看到,这样既方便居民又解决生计问题,还有利于管理。”钱队长认为,景区城管和西湖街道这种新做法,对居民对景区环境都是有利的。
期望摊主自己申报交税
“准许小贩在净寺社区设摊售货,既方便景区居民购物,又解决外来人员的生计问题,还有利于卫生管理、景观管理,应当说,这样的创新举措,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杭州市国税局征管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是因为没有进行工商登记,因此税务部门很难向小摊贩们收税。”
该工作人员介绍,个体工商户在两种情况下是可以免税的。
一种是农民自产自销;另一种是商贩的核定营业额小于5000元。
“类似净寺社区的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很难操作。只能期望摊主自己申报交税,而他们这样做的可能性很小。”
景区卫生部门工作人员说,关于净寺社区小贩设摊售货的问题,因为商品多是水果、日用品,并不存在很大的卫生问题,而且社区都已经为小贩们办理了健康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