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公仆,就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
——摘自张大根日记
新闻背景张大根,73岁,曾任绍兴东湖乡副乡长、城东乡人大主任,曾获“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热心公益事业,带头募集修桥铺路款近60余万元,并参与修建了12座桥、300多公里路,疏浚了6条河。退休后担任东湖镇敬老院院长期间,他想方设法改善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赢得广泛好评。在“2005感动绍兴人物”评选活动中,他以高票入选。
悬崖上开辟出菜园子
昨天,记者来到东湖镇敬老院,这是张大根最近工作过的地方。张大根当时为了改善入住老人们的伙食,不顾危险在紧靠东湖景区龙池山的悬崖峭壁上开辟了一块菜园地。
记者看到,这块菜园上搭满了丝瓜棚,棚下稍微平缓一点的几块地方,则种满了青菜。而从敬老院到菜园全是上坡路,所谓路,也是在峭壁上凿出的几级台阶,每级台阶只容得下一只脚,四周并没有扶手和围栏。多年来,张大根就是顺着这条“路”拾阶而上,锄草、翻土、施肥,让这里变成了敬老院的蔬菜基地。
为了尽量节省开支,70多岁的张大根既是院长又是会计,还是采购员、运输员和修理员,院里的煤饼是大根摇着自己的水泥船到独树村那边买来的,为的是每50公斤煤饼可以省下3毛钱;院里的米是他踏着三轮车到皋埠去采购来的,为的是每袋可以省下5毛钱。就在他去年年底由于过度操劳而病倒在敬老院的前一天,他还踩了两个多小时的三轮车,从蔬菜水果市场批来了100多公斤的橘子和茭菜。
为修路一天挑了一船石头
采访中,不少老百姓对记者这样说,大根在他们心目中有三种典型形象:头戴笠帽,身穿蓑衣,肩背水壶,这是夏收季节的张大根;一双解放鞋,一件补丁衣,冷饭拌干菜,番薯和开水,这是围海造田时的张大根;一辆旧三轮,一顶大笠帽,一把旧水壶,一把铁锹,一个卷尺,这是监工修路时的张大根。
三个形象三把尺,量出了张大根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共产党员本色。
修松柏公路那年,城东乡让张大根当工程监督员。修路的包工头,想让大根管得“松”点,托人给大根送来1万元的红包,但大根连看都没看就对包工头说:“还是拿它多买点水泥让路结实点吧!这路是老百姓的子孙路,万万不能马虎!”
从廿眼桥到凤凰桥,从松陵到樊家埭、会龙、金家桥……那些年,张大根不管白天黑夜,不管风里雨里,施工现场总有他忙碌的身影。
张大根还是全乡闻名的义务修路工。哪条路破损了,他就会出现在哪里。1990年底,张大根硬是一人将一船重20吨、用来修村路的石子挑上了岸。家人埋怨他:人家忙着买年货,你却忙着修路。他笑笑说:“这条路修好了,我的心也踏实了,就能过个安稳年了。”
当了15年的义务修路工
张大根平时出门,一只旧水壶、一顶笠帽、一把锄头和一只装满工具的旧皮包是他必备的装备。
在原城东乡1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河道交错,道路纵横,仅乡级公路就有15公里。为了保障这些道路的畅通,确保群众行走方便,大根自愿承担起了义务修路工的职责。这个行当,大根一干就是15年。
当然,大根知道,修桥铺路仅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他四处奔波,募集修路资金。据统计,这些年通过大根筹集来的修桥铺路款已近60万元。对这些钱,大根绝不私花一分。而有时因为修路要花费一些烟茶钱,或者请人吃顿饭,大根还要自掏腰包。
这个光赔不赚的修路“包工头”明显不好当,但大根却乐此不疲。那次为了连接瓦窑头到则水牌的公路,原来狭小的廿眼桥必须拆除,但当4个水泥桥墩竖起之后,工程却因故停止了。在大根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下,工程终于重新上马。一年之后,一座气势恢弘的新廿眼桥建成了。如今,这座横跨驷马荡两岸的大桥可通汽车,并且成为东湖镇境内的交通枢纽。
只要有工程在进行,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工程现场。在修建则水牌大桥时,有天晚上,大根突发高烧,有人劝他下去休息,被他坚决拒绝了。就在那晚,大根堵住了一个偷工减料漏洞:设计53米深的水泥灌注孔,经他实测,整整少打了半米,他立马叫来施工负责人,干干脆脆两个字:“重打!” “决不能让老百姓的血汗钱砌成‘豆腐渣工程’。”对于工程质量,张大根从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