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也是自然界的生灵,打死它,很残忍。可是,当无证犬泛滥导致城市“狗害”时,我们再也不能放任自流。所以,早报率先在杭城推出“杭城应该限制养狗”的系列报道。
看了“受惊的准妈妈”透着泪水的来信,相信每个正直的市民都会心里刺痛。这位能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教师,因为怀孕3个月时被狗吓着,这次再被“狗吓”“人辱”,她的心灵蒙上了深深的阴影,只能躲在家里暗暗落泪,对着肚里的宝宝诉说无奈……还有,一位城管执法队员被狗咬了17次……还有,触目惊心的“狂犬病病死数、病死率位居重点传染病首位”,那些遭受病痛的无辜病人,那些惨死的男女老少以及他们悲伤的亲人。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更残忍的?!
正因为人受伤害比打无证狗百倍千倍的残忍,早报平实有力的报道才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同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我们赞赏,杭州城管执法局长赵荣福在接本报热线与市民对话时的鲜明表态:“无证狗,坚决地打,毫不留情!”
我们认同,杭州市文明办副主任史玉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的:“如今狗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养狗的问题,在一些严重的小区甚至可以说是成了‘狗患’。从加强城市管理的角度,对狗的管理应该提上重要议程。”
我们欣慰,“受惊的准妈妈”不再流泪,她感受到媒体的力量,感受到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的积极作为,她的内心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但是,很遗憾,在相当一部分市民尤其是部分年轻市民中,他们对“残忍”的认知还很浅很片面,有时甚至很偏激。殊不知,地球上,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所有的和谐都是首先为人服务的,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以人为本”理念。要说残忍,不给狗狗报“户口”、对狗不教管、任意丢弃狗狗的人,才是残忍。
“养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爱好。”前几天,一位读者在打本报新闻热线时这样反问:“如果仅仅为了个人爱好,那我爱好老虎,视老虎为宠物,我能不能去买一头老虎来,即便我把它的利齿给拔了,能不能也在大街小巷、社区家园等公共场所‘遛虎’?”当然不能。同理,城市养犬特别是大型犬(尽管有人说它很温柔)也不行。
当然,我们并不主张“一刀切”。我们报道发出的声音,是要这个城市限制养狗,提倡占市民中很小部分的养狗市民能依法、文明、科学、有序养狗,其中向市民征集文明养狗公约的点子,就是要将养犬者引导到自律的道上来。如果合法养犬者都自律了,也就不存在无证狗、流浪狗,更不用执法部门无奈地、被动地去查缴无证犬,去打那些危害人身安全的流浪狗、疯狗。
史玉芳说得好:“‘狗听你的,还是你听狗的?’这个问题,每个养狗人都应该想清楚……对于城市里泛滥的无证狗、流浪狗,有必要采取强硬措施。”我想,这是一种责任。
今日早报的报道,一方面倡导犬主人文明、自律;另一方面,也作为媒体应尽的责任,建议对城市养狗有个立法。有规矩才成方圆,我们希望以法律法规来约束养狗的行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