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投稿,也不是求援,只是请求你们把这些充满爱心的善良的人们给予报道,让我们珍惜并懂得‘爱心无处不在’的幸福和真心的谢意。”在来信的最后,许贤琼这样写道。
今年32岁的许贤琼曾经是一位充满梦想的山村代课老师。在她生活的山旮旯里,她教的孩子曾经史无前例地取得过全镇第一的好成绩。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摔倒在了讲台上。因为“类风湿”被误诊,她的四肢关节严重变形扭曲,而家中全靠年过7旬的双亲在几亩贫瘠的山地上种些土豆勉强填个温饱,根本拿不出哪怕是几百块看病的“闲钱”。因为没有及时治疗,12年的病痛已经折磨得她出现了并发症,全身溃烂,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全靠年迈的双亲抱进抱出。
满是煎熬的日子并没有让许贤琼放弃寻找生命的奇迹。她说,她知道不是所有的寻找定能发现绿洲,但放弃就一定失败的格言一直在激励着她。生命只有一次,也许所有惊涛骇浪始终无法从头上掠去,但于珍爱生命本身而言,尽力就足够了。
几年前,热爱写作的许贤琼把自己的经历投给一家杂志。杭州一位叫陈方中的老人知道她的遭遇后,就此开始了对许贤琼长达8年的资助。 8年来,这位仅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一共资助了许贤琼近两万元。“如果说物质资助可以计算,老人在精神上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是难以估量的。”许贤琼说,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人,让她满是煎熬的日子里,第一次深深地写满了感激。
今年7月份,许贤琼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了杭州一家名为“杭州站起来”网站对山西一位残疾姑娘的帮助。对生命的渴望让许贤琼再一次拿起了求助的笔。几天后,许贤琼就接到了网站一位叫胡雄华的创始人的电话。接下来,在网上发布帖子、向湖北当地的残联、媒体反映许贤琼的困境、联系类风湿专科医院……网站一连串的爱心举动让原来只想试一试的许贤琼既惊又喜,更让她没想到的是,为她奔波求助的这些热心人竟然是一群高位截瘫的残疾人!
“在我饱经磨难与沧桑、短暂又脆弱的生命中,对于浙江杭州那块美丽的热土上,那些与我素昧平生的好心人的感激将永生永世铭记在心。”许贤琼说,她深深感激那“爱心之花遍地的人间天堂”,是天堂的爱心照亮了她生命的灯盏,如果生命真的无法起航,她愿意捐献出眼角膜或遗体,只要是对他人有帮助的,她将毫无保留。
这,将是她留给这座城市惟一的礼物!
杭州九旬老人“能帮就帮”的济世情怀
一位90高龄的孤老,一群自身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生活于他们本身也是吝啬而艰辛的,是什么,让这些本该安然接受他人帮助的人,向千里之外的一个陌生人伸出了爱心之手?
寻访陈方中老人颇费了一番周折。根据许贤琼提供的线索,我找到了位于江干区的某敬老院,却被告知,老人前几天不慎摔断了腿,已经住院了。几经辗转,我终于在杭州市第三医院的骨科病房里见到了老人。
尽管事先已经设想了无数次见到老人的情景,可真正面对他,我却被深深地震动了:躺在病床上的老人看上去是那么的虚弱与憔悴,正在输液的手已经严重变形弯曲,对他而言,似乎连睁眼也成了一件困难的事,一旁的陪护叫了两声,他才勉强睁开了眼睛。难以想象,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连续8年一直在帮助、鼓励着许贤琼。
听我提起“许贤琼”,老人的眼睛亮了一下,喉咙里发出一串含糊不清的话,我俯下身贴近他,才听清楚了他的话:“她还好吗?”
在老人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知道了事情的大概:1998年,退休在家的陈方中老人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许贤琼写的文章。“她还这么年轻,放弃了该多可惜!”同样被“类风湿”折磨的老人知道,这种病只要及时治疗,病情是可以控制的。当晚,他就给许贤琼写了回信,以自己的亲身例子来鼓励她,劝她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