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省外媒体看浙江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沈阳个人集资建房开始"拿地" 再组团欲降低门槛

www.zjol.com.cn  2006年11月23日 14:11:2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今天(11月21日)下午刚和一个开发商见了面,谈得挺好,看能不能通过他拿到一块地。”在放弃个人集资建房梦想还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沈阳民间集资建房的发起人吴卓刚从温州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个人合作建房研究会”返回沈阳,又再次为集资建房这件事忙碌起来。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全国合作建房联盟计划本月28日正式对外界宣布成立。联盟城市包括广州、武汉、沈阳、温州、北京、惠州及深圳。据沈阳集资建房的发起者吴卓称,成立联盟主要是为保证合作建房公益性,方便各地合作建房发起人和参加者联络。尽管没人知道集资建房的路能走多远,温州集资建房的成功拿地,对沈阳的集资建房者们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而一度放弃这一梦想的发起人吴卓,更是重拾希望,频频与开发商接触,希望效仿温州模式开辟沈阳的集资建房之路。

  最新进展

  已有开发商对此关注

  11月15日,温州市“个人集资建房”牵头人赵智强透露,已经拿到政府挂牌出让地块。此举使一向被称之为“乌托邦”的个人集资建房,正逐步成为现实。“‘拿地’是关键,要是地拿到手,不怕找不到集资建房的合伙人。”在与一位开发商长谈了两个多小时后,吴卓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很有信心,丝毫不见今年7月打算放弃集资建房时的沮丧。

  虽然没有透露这位开发商的具体身份,但吴卓表示,对方显得很有合作诚意,打算马上拿出一个方案,商量双方合作的具体事宜。“他是个小开发商,手中有几块地,但苦于缺乏资金,所以才促成了双方的见面。”据吴卓介绍,“拿地”是制约全国各地个人集资建房的主要瓶颈。寻求开发商的合作,尽快突破这一瓶颈,使集资建房在沈阳也能成为现实。

  而对于开发商而言,与集资建房者合作,除了资金方面有较大帮助外,也能获得一定的合理利润,这对开发商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比如说温州的开发商就收取2%的管理费,如果这个事谈成了,沈阳也完全可以效仿这一模式。”吴卓告诉记者,虽然还仅是初步的接触,但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从开发商手中拿到合适的地块,他将马上再次召集当初的社团成员,争取尽早促成这件事。“头一个地段的地肯定不会太大,不会超过2万平方米。主要是看这种合作模式能否成功,开发商也要看能否获得利润,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做这件事。”

  吴卓表示,尽管寻求开发商合作有悖于集资建房的初衷,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条件放宽

  再组团欲降低门槛

  在最开始召集集资建房的合作者时,吴卓提出的参团条件几近苛刻:35岁以下、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白领阶层,而且是全日制211工程院校毕业的专业人士,这也将不少有集资意愿的沈城市民拒之门外。昨日,吴卓透露,再次组团将适当降低门槛,这样可以吸纳更多的人一起做这个事。

  “当时社团成员能有100多人,现在保持联络的也没剩几个了。”吴卓告诉记者,在一年多的实际运作中,集资建房遭遇困难重重,大多数社团成员都陆续退出,包括发起者的他都打算过放弃,也关闭了用于联络和交换信息的社团网站。

 [1] [2] 下一页
来源: 时代商报  作者: 刘巍  编辑: 朱小燕

 浙江盘点 更多 
·[11月23日·精粹]杭州"两岸咖啡"绍兴涉嫌"加盟骗局"
·[11月22日·精粹]22名桂林艺校生被迫在杭州陪酒
·[11月21日·精粹]浙江官方“拯救”陈金义
·[11月20日·精粹]亿万富商周祖豹被杀案凶犯伏法
·[11月11日-17日·周盘点]别针换别墅?超女王晓光换到五粮液
 精品专题 更多 
·【文字直播】建设和谐文化
·【访谈】和谐社会话民生之三:建设和谐文化
·中国网络媒体看和谐嘉兴
 图说新闻 更多 
杭州增设行人信号灯
杭州增设行人信号灯
绿湖之患
绿湖之患
下沙居民不满巴士混乱经营状况
下沙居民不满巴士混乱经营状况
浙商挤上奥运“大餐桌”
浙商挤上奥运“大餐桌”
雾锁楼台妆西湖
雾锁楼台妆西湖
西湖“换装”
西湖“换装”
乌毡帽进城看“鲁迅”
乌毡帽进城看“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