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对于再次操作集资建房,吴卓仍很有信心。“虽然不怎么联系了,但大家的通讯方式我手里都有,只要地拿到了,肯定响应的人特别多。”据其介绍,这次重新组团仍主要面向白领阶层,会对报名者进行考察,但如果对方确实有诚意,肯定也会适当降低标准。
据吴卓介绍,自11月15日看到温州集资建房“拿地”的消息后,有不少社团成员打电话问他沈阳这边有没有进展,大家都挺关注这件事。除了房价因素外,住上理想的房子,与一群意气相投的人做邻居,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曾是社团成员之一的马小姐就对记者表示,如果吴卓再发起集资建房,她肯定会筹措资金再次参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媒体报道的将成立全国合作建房联盟这一信息,不少有集资建房意愿的市民都认为,该联盟的成立其理想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但至少为各地的集资建房者沟通信息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途径。
算经济账
集资房有望省三成成本
“除去开发商约20%的开发利润和10%左右的营销费用,个人集资建房所花费的购房资金,至少要比购买商品房节省30%。”吴卓举例向记者说明集资建房的种种好处,以平均房价每平方米3500元计算,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就可以节省资金9.45万元,对于一个月总收入在3000元左右的家庭来说,相当于接近3年的总收入。
据记者了解,在沈阳房价节节攀升的现实条件下,节省30%的成本对购房者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其中也包括不少收入不菲的白领阶层。在沈阳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刘辉告诉记者,他现在的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每月能节余1000元。按照沈阳现有的房价,在单位附近购买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首付至少需要12万元。而他目前的攒钱速度,需要10年以后才有买房的能力,而10年后的房价又不得而知。
吴卓告诉记者,即使成功“拿地”,集资建房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有很多。比如说社团成员的沟通问题,大家能否对拿到的地达成共识,认可其价格和地理位置。
另外包括资金流的安全问题,以一个200人的社团,每人出资30万元计算,就是6000万元的巨额资金,如何保障个人资金安全,又能保证整个组织的共同利益,也需要拟订详细的管理实施计划。“温州方面也是刚有意向,只不过是为沈阳提供一个可操作的范本,沈阳集资建房的路还很长。”吴卓这样表示。
[专家解析]
集资建房在沈前景如何
尽管温州集资建房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集资建房在沈前景如何,有关人士看法不一。
据记者了解,对于个人集资建房,沈阳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像大连那样态度鲜明地予以禁止,只是表态称需提醒个人集资建房参与者预防风险。
辽宁经济管理学院杨光院长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从有利的角度来看,个人集资建房可以适当降低购房成本;购房者能够进行全程监督;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进行度身定做。“目前国外个人集资建房的案例很多,已经成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难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在中国仍缺乏政策支持。”杨光表示,此外,也会出现对发起人的监管难,资金安全难以保证,易出现非法集资,居民入住后维修管理缺失等问题。
“现在盖房子各个手续的公关成本很高,加上各自不可预见的隐性成本,这些都很难在集资建房者中达成全部共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对沈阳集资建房前景并不看好,认为可行性很低。
对于集资建房能否冲击沈阳的房价,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则表示,集资建房肯定不会成为沈阳住房供应的普遍模式,对房价自然不会造成太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