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3日消息(实习生 沈姗姗 记者 杨晓燕)又到年末岁尾,回顾2006年浙江发展行程,“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执行情况、浙江省发展模式转型最新进展无疑是两大高含金量的盘点话题。今天上午,“开局起步话转型”—2006浙江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相关部门领导及权威专家会聚一堂为寻求“十一五”期间浙江科学和谐的发展模式各抒己见。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主任张浚生到会致辞。
本次论坛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由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旨在从转型、转轨、转变的特定角度来解读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开局起步之年的进程,对我省转型发展的实际推进和宏观走势进行深度的分析和瞻望。
会上,与会领导与专家进行了紧扣新农村、自主创新和民生三大要务进行了智慧交流,在观点整合过程中达成观点的统一:首先肯定十一五开局年浙江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第二清醒地指出目前的转变还是浅层次的变化,增长方式总体上仍是粗放型;第三指出转型的前景任重道远。
本次论坛共邀请到6位嘉宾从不同视角解析浙江发展模式的转型,主题发言摘要如下:
王杰:今年第1到3季我省GDP增长13.9%
浙江省统计局王杰副局长对“转型”做了重新定义,他认为转型主要指三个方面:20多年前提出的经济体制转变,从原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的增长方式;90年代中期提出的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初级的市场经济转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加公正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第三个转变即城乡失衡的社会结构向和谐社会转变。我省“十一五”规划制定过程中,把三个转型提到了规划总体思路的角度加以强调。
王杰副局长引用大量数据说明,在2006“十一五”时期开局之年,浙江省经济发展主要态势按照转型的要求得到良性发展,具体表现在:第一,经济增长的基础相对比较牢固,今年第1到3季度,我们省GDP增长13.9%,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从横向发展来看,这个增长速度比较快,全国排名在第6位,预计全年可以增加13.5%左右。
第二,浙江经济基础比较稳固,三大需求增长也比较适度。既保持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力,又避免了相对过渡扩张。特别是投资需求,2006年投资增长有所回升,但是又没有出现大的反弹。去年我们全省的投资增长10.5%,预计近年增长14%左右。
第三,经济运行的质量得到提高。财政、企业利润和城乡居民的收入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今年1到10月份,无论是财政总收入还是地方收入以及企业利润都增长20%以上,预计全年城乡居民收入可以增长10%和8%,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数有所提高,企业亏损状况也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土地、投资、能源等投资的利用效率,或者说投资的利用效果系数是呈上升的态势。今年能源上半年能耗降低了3.2%,预计全年降低3%以上。
第四,经济增长的环境趋向宽松。能源、交通、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明显改善,特别是电力供求矛盾区域缓和;资金总量供应充裕;工业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涨幅差缩小到两个百分点左右。
第五,统筹和谐发展取得了进展。
在肯定经济发展态势的同时,王杰副局长也客观地指出制约发展转型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第一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尚未破除,出现发展阶段、体制改革、资源禀赋、发展战略四个方面的失效;第二,高投资业、低消费业尚没有打破,或者是经济增长路径的转变和增长动力的转换依然任重道远;第三,社会结构的转型还没有完全破除,包括2006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需求、社会制度安排不完善。
朱家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增长方式转变稳步推进
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朱家良参加了从浙江省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到十一个五年规划,整个中长期规划的编制。他提纲揳领地指出,浙江发展正在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这个概念里边有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与全国指标相比,2006年浙江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经济增长关联度相对比较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趋于理性、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好。从趋势上看,浙江经济一方面将步入持续转变轨道。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增长方式转变已经在稳步推进,廉价圈地的外部条件已经不存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源环境的约束和进入高成本期约束。另一方面,浙江经济增长方式一旦形成,将不可能逆转。增长方式转变还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产业空洞、转型速度代价都将成为制约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顾益康:新农村建设面临六大转型
作为浙江省委、省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顾益康就农业发展模式、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以及新农民培训和教育等方面模式的转型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顾益康评价“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浙江新农村建设最有成效的一年,在思路、政策上、在体制的深化上也是有创新的一年。总的来说,整个进程是非常好,全社会印证了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和共识。
如何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布署?顾副主任概括了四个关键词:一个特点就是统筹城乡,强县兴镇,用新型的工业化、新型的工业化和新型的农村现代化推动新农村建设,这可能是浙江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特色。第二个特点,强农兴农,富民兴村,注重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强调了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村容村貌、生态环境的改善;第三,抓漏补难,突破攻坚,主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薄弱的产业、薄弱的区域、薄弱的群体下功夫;第四,创新机制,齐力共建,既要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的运作作用。
从现状来看,顾益康认为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六大转型:第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速转型期;第二,传统的农业社会开始向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经济的增长开始从粗放型的增长转向又快又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向;第四,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从投资外贸拉动开始向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方面转变;第五,从城乡关系来讲,原来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业。第六政府的职能开展从投资的政府转向公共服务的政府。分析新农村建设所处的转型背景之余,顾副主任又指出摆在“新农村”面前的老大难问题。第一,农业正滑入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农业在GDP里面已经显得无足轻重,农民把农业作为一种副业,大量的农业可以归结为超小型的农业、老龄化的农业、补贴型的农业。第二,农业正面临小农陷阱或者叫做“假市民的陷阱”,农民转化难,有2亿多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里摇摆;第三,农民增收难,浙江这么富的地方,还有20%的农民家庭平均收入低于2千块钱;第四,农村信贷流失,银行数字差让农村越来越贫血;第五,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特别,农村社会保障难;第六,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缺乏机制。
总结今年新农村建设的经济,顾益康提出在明年新农村建设应致力于推动几方面转型:其一,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推动真正的建设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就是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的培育,让真正有文化、有技能的年轻人来当新农村的“主人”;其二,打造现代农业的服务平台,政府支撑土地流转、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其三,新农民培育和教育的转型,新农民的培育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浙江农民应从被动的消除障碍转化到主动的依靠自己的素质、水平的提高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陈建军:趋同求异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在论坛上,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谈了一个非常古老却始终现实的一个话题:转型期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思路。
以陈建军之见,在经济发展转型期,浙江应该把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主攻方向。中国在整个全球当中制造业比重仍旧是比较低的,从人均制造业的拥有量来看,美国现在是人均5790美元,日本达到1万多美元,中国只有300多美元,浙江2006年大概是1千多美元。作为中国沿海城市发达地区,且处于长三角产业集聚中心这样的有利空间位置,浙江应进一步发挥“浙江制造”的优势。
陈建军特别提出,浙江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应从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考虑。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趋同求异。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和江苏省或者是上海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在有的方面,我省可以模仿与跟进,不用刻意追求错位发展。当然趋同之余,浙江式产业结构还应求异,在产品层面或者产业链某个层面,我省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会上,陈建军重新诠释了2006年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的跳出工业发展抓发展的观点。陈建军认为借助研究开发、中介服务、市场流通和原料供给这四个轮子的经济发展思路,对来推动浙江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此外,陈建军还提及产业结构条件必须和空间结构调整相匹配。产业集聚有两类,一个是产业化的集聚,一种是城市化的集聚,陈教授认为目前浙江省城市集聚做的不够,将来推动推动杭州湾城市的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浙南和浙中城市经济圈。
潘忠弟:搭建“大社保”体系的基本框架
浙江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潘忠弟的主题发言加深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项宏观目标之间关系的理解。
潘副厅长认为可持续发展主要围绕六个字:资源、环境、市场,同时也牵扯到社会六个字:就业、分配、社保,即就业的普遍性,分配的公正性和社保的普遍性。
浙江省委十一次全会提出基本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个“大社保”目标。最近我们又提出了要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到目前为止,一个具有浙江特色的大社保制度的框架和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蒋泰维:借自主创新建科技强省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对浙江省科技强省的规划做了一个经典的解读。三大任务(组只实施重大项目、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引进创新人才)、六大措施(深化改革、激活创新资源;扩大开放,集聚创新要素;加大投入、增强创新能力;培育品牌、提升创新绩效;营造环境、发展创新文化),明确的工作规划确保“建设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省份和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科技强省”这一“十一五”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
在演说中,蒋泰维厅长对转型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蒋厅长指出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之—便是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如果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能力不能够增强的话,增长方式就没有办法转过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有两个关键指标:科技进步的贡献,发达国家被称之为创新型国家的达到70%以上,我们中国目前处于39%,浙江是43%;研发投入指标像美国这些发达国家都到2.5%以上,中国去年是1.4%,浙江还只有1.1%。蒋厅长主张将国投资发展阶段和投资的增长方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本建设,就是外延扩张为主,到第二个阶段就是技术改造为主,第三个阶段就是靠研究开发来推动。在十一期间,科技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极大程度有助于省投资结构以及经济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