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结构来看,造纸、化纤、非金属矿物制品等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行业投资下降,服务业、社会事业投资增长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利用外资的质量有新的提高。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处在一个比较理想的区间。过度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在我省已经初步改变,科技进步、创新推动开始显示威力。
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与增长速度趋于协调。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利润大幅增长,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位居全国前列。1至10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首次占据我省出口版图的“半壁江山”,同时纺织品、家具、鞋类等传统优势出口商品的价值量也大幅提升。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3.8%,7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财政金融运行良好。
亮点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
如果光有GDP,而没有真正的生活质量和适宜的环境质量,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在浙江,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
落实节能和减排两个约束性指标,全省掀起节能降耗、环境整治和集约用地的热潮。水泥行业推进全行业装备改造,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已达90%,为全国之首。省政府提出五年内在十项重点领域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与进步,实现节能1400万吨标准煤。各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区划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项目。
生态省建设继续深入,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全面推进,钱塘江流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试点展开,“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效果显著。
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投入显著增加,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正在积极推进。今年以来,我省重点加大了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力度,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面积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10.79%和238.24%。
增长方式的改变使环境质量得以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为50.8%,达到三类以上水质的为54.3%,分别比2004年增加9.7和8.1个百分点。其中,钱塘江流域功能区达标率为64.4%,达到三类以上水质的为68.9%,分别比2004年增加24.4和15.6个百分点。水变清了,空气更洁净了,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刚刚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中,我省以87.1分的成绩列全国第一。
亮点三: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
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协调推进,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地区加快发展,衢州、丽水、舟山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全省用于“三农”的财政性资金支出预计达365亿元,增长17%。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农村投资增长20.7%。1至11月,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8%,与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基本同步;到11月底,“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的覆盖面分别达到90.5%和95.1%。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趋于协调。
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随着政府的财政实力增强,我省老百姓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统计数字表明,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200元,分别实际增长10%以上和8%左右。
那种“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发展观已经被摈弃,我省的社会事业发展正和经济发展同步,同样位于全国前列。今年,我省财政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支出增长预计均在18%左右。“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工程让浙江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个造福越来越多社会群体的大社保体系正日趋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1至11月,全省地方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27亿元,增长23.8%。目前全省86%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其中545万农民享受了免费体检,农村住房保险正式启动,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收。
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安全食品,享受和城市小区一样的物业管理,公交车通到了村里……越来越多的浙江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住房、汽车、旅游、通信,新的消费热点频现。在物质满足的同时, “生活质量”、“幸福感”等人文指数成为社会热点。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时下正在成为杭州、宁波等不少城市倡导的新理念。
回望2006年,我们走上了一条生机勃勃的发展之路。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正满怀信心迎接和谐发展的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