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打造人才强省 让人才活力在浙江大地竞相迸发

www.zjol.com.cn  2006年12月29日 10:12:3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2003年的12月29日,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第10天,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3年来,浙江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目前全省有各类人才524.7万人,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1071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浙江正成为国内外人才向往的热土。

  (一)

  我省各级党政领导深谙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制定政策、出台规划、加大投入、营造环境,全省上下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各地都加大了对人才工作的资金投入。人才强市、人才强县、人才强区,正在浙江大地上变成现实。

  “纲举则目张”。勇于创新的浙江做足了人才工作“走在前列”这篇大文章,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为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根本保证。

  我省积极探索实现“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途径和方法,初步构建了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制度框架。

  省委、省政府于2004年推出了《实行浙江省特级专家制度暂行规定》等10项引才育才用才的新政策。之后,又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构建以人才培养、选拔、吸引、评价、激励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

  (二)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省以高层次人才队伍为重点,整体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党政人才。我省积极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和“个私民营企业5511培训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

  ——专业技术人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我省加大领军人才特别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2005年,我省还建立省特级专家制度,并产生首批30名特级专家,这是我省设立的最高学术技术称号,仅次于在浙的两院院士。

  ——技能型人才。各地开展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技能比武、竞赛活动,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的技能人才队伍。

  ——农村实用人才。全省大规模开展“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大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和乡村科技人员。

  (三)

  我省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广招天下贤能。仅2004、2005两年间,全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从外省市引进各类人才6万多名,其中高层次人才8000多名。

  我省还先后8次组团赴美国、加拿大、日本、西欧寻找“千里马”。截至2005年6月,共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3150人,留学人员在浙创办合办的企业已达510家,项目总投资38.6亿元。

  “不求人才为我所有,只求人才为我所用。”我省打开人才流动的“柔性”之门,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飞行博士”、“候鸟教授”随处可见。短短几年,先后有170余名院士以柔性流动的方式来浙江工作,其中许多人还担任大学校长、学院院长和研究所所长等实职。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嘉兴,紧接着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等一大批科研院所纷纷落户浙江。截至今年2月,我省已与中科院系统各研究院所联合共建各类创新载体70家。在钱江南岸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已从1999年的28家增加到200余家。

  为了鼓励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来浙江创业,我省今年还启动了“钱江人才计划”,择优资助前来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

  (四)

  “让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对所有的人才一视同仁,创新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工作,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

  近80%的浙江民营企业经营者农民出身,多数只有初中以下学历。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暂行规定》,为非公经济组织等各类人才降低职称评定的门槛,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草根浙商”和“土专家”、“田秀才”、“手艺人”破格成为高级人才。

  从磐安“乡土人才工程”到衢州“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从全省的“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到青田石雕艺人的扶持和龙泉“铸剑大师”的评定……观念突破之下,人才开发的触角已深入到社区街道、厂矿车间、田间地头,倡导“人人可以成才”的新理念,培养造就了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展示了浙江人才资源开发的新特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2006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浙江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以更开放的视野为人才工作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到2010年,全省党政人才、企事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10万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分别达到150万人和100万人,初步建成以“环境一流、机制灵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贡献突出”为主要标志的人才优势省份,实现人才工作走在前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毛传来 张滨  编辑: 施袭森

相关稿件

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三周年

·本网互动访谈:打造人才强省 29日上午9:30开播 2006-12-29
·中高级人才年底走俏 机械电子通讯人才需求量大 2006-12-19
·京城人才看好浙江 我省民营企业成人才择业新宠 2006-12-17
·23个合作重头戏 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势头更猛 2006-12-08
·能“润滑”员工关系的政工人才比技术人才还难找 2006-12-08
·周国富浙江林学院调研 强调:高校要提供人才支撑 2006-12-08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