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里游步道每天扫出500公斤垃圾》报道后续—
“小红帽”昨冒寒风呵护母亲河
杭城30多位志愿者放弃休息为大运河“美容”
运河景观遭遇人为破坏,乱扔垃圾、乱晾衣物、践踏绿地……(详见本报1月5日《3公里游步道每天扫出500公斤垃圾》一文)。昨天上午,本报联合杭州志愿者协会一起开展为大运河美容行动。30多位志愿者与本报记者一起,沿着运河艮山门段河岸捡拾垃圾,同时劝导市民游客养成文明习惯,爱护运河,保护环境。
四年级孩子跟母亲
一起参加公益活动
昨天阳光明媚,可是风吹到脸上还是很冷,运河边的一只只垃圾箱上还结了薄薄的冰。活动原定于上午9点半开始,但许多志愿者都提前赶到艮山游船码头集合了。河岸边,一面写着“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的大红横幅十分瞩目。
75岁的袁老师头戴小红帽,脚穿轻便鞋,一手拿长柄钳,一手拎塑料袋,显得十分精神。她说:“我年纪大了,没什么其他技术,就帮着捡捡垃圾吧。”袁教师家住施家花园,平时她也经常着这样的装束在施家花园捡路人乱丢的垃圾。记者发现,除了袁老师之外,志愿者们都自备了垃圾袋和一次性手套、长柄钳等用具。
在绿城育华小学读4年级的赵立同学昨天是跟着妈妈一起来的,本来这一天他是要去同学家玩的,可是知道妈妈到运河边来捡拾拉圾,他也主动跟着来了。赵立妈妈告诉记者,赵立自懂事以后,因受家庭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他在路上吃东西,从来不乱扔东西。赵立妈妈是看到本报有关运河的报道后,最早打来电话报名参加者之一。
大多数生活垃圾
都扔在绿化带里
从艮山码头沿运河而行,因为有专门的保洁员在清理,沿途的游步道比较干净,没有发现明显的垃圾,但在绿化带里却有很多的烟蒂、糖纸和塑料袋,“小红帽”们都一一捡了起来。志愿者们还认为,除了垃圾外,许多居民在河岸边拉绳晾衣晒被的现象也与运河边景观很不协调。
在京都花园小区,一些住户将晾衣绳拉在树上、城雕上,晾晒被子、衣物;流水西苑前的一处木桥上,有人将家里凳子摆出来晒被子,使行人走路都不方便。“小红帽”们一一上前劝说,得到大多数居民的理解。浙江省防盲指导中心义务角膜劝捐员朱强荣告诉记者,1988年他参加“浙江省公益使者”活动,去九溪十八涧等景区捡垃圾,一天下来垃圾都用卡车装,如今,市民和游客素质也在慢慢提高。不过城市文明标准也在逐年提高,不文明行为还没有完全杜绝,除了扔垃圾、乱晾衣物,几座运河桥上的“牛皮癣”也很多,有的连刷子都刷不掉,志愿者的公益活动还得继续下去。
两家电视台记者
也成了“小红帽”
在昨天的爱护运河活动中,除了本报记者外,还来了两家电视台的记者。他们是在看到早报报道后,主动前来参与爱护运河活动的。“要是每个人都成为‘小红帽’,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那运河就会大变样的!”杭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曹亮队长说。
曹亮告诉记者,环保志愿服务总队第一次在运河边开展活动时,运河两岸的游步道和垃圾场几乎没什么差别,经过有关部门的整治,如今运河两岸越来越干净的,风景也越来越美,这与志愿者们的长期努力也是大有关系的。但是,仍有个别市民环保意识较差,运河边上的烟蒂、橘子皮、瓜子壳等生活垃圾总是天天能够发现,这些垃圾光靠“小红帽”来捡是无法捡完的,关键要靠全体市民都能自觉“爱护运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也是生活在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的居民应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