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杂志去年曾出过一期“温州文学现象专号”,从而引发了全国文学界和评论界对温州文学现象的关注。昨日,李敬泽、贺绍俊、南帆等全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学者,围绕《江南》“温州文学现象专号”上的作品,把脉温州文学和温州青年作家群。
温州人在经济上开拓和创新,同样他们在文学上也获得了延伸。近年来渐渐崭露头角的温州青年作家群,整体实力已悄然走在全国文学前列。王手、吴玄、钟求是、马叙、哲贵、吕不……这些响亮的名字,频繁亮相于全国各种重要的文学期刊。
《江南》杂志对“温州文学现象”的关注由来已久。2006年4月,《江南》在雁荡山召集温州作家举行了专题笔会;深秋,该杂志第六期的“温州文学现象专号”应运而生。《江南》杂志主编袁敏说,“专号”问世后,不仅在读者中影响广泛,还引起了文学界的高度关注,各地书商主动要货,杂志加印1万册后仍然销售一空,温州文学受关注可见一斑。
与会专家和温州本土作家一致认为,《江南》“温州文学现象专号”不是对温州文学现象的总结和成果展示,而是一次出征仪式,激励温州青年作家开拓更广阔的文学空间。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温州青年作家群及其作品进行了细致点评,认为温州青年作家具备了精神上的自由性和思想上的开放性,作品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不失主题提炼,但在保持个性化写作风格和凸显标杆作家上还需继续努力。
温州文学不玩派别
“熟知许多作家及其优秀作品,却不知道他们竟如此密集地出自温州这片并不广阔的土地。”这是大多与会专家的共同心声。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南帆为这种“作家不知出处”的现象叫好。“许多作家在创作中常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甚至形成一种文学派别,但一群人集中挖掘地域优势很容易造成创作资源的枯竭。但温州青年作家群对文学的追求却不局限于一时一事,他们不玩地域文化,不玩温州风情,更不玩温州经济模式,而是通过纯文学的创作表达他们对创作个性的尊重和对内心自由的膺服。”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施战军认为,温州作家的作品往往以平民的方式展示贵族气息,即使作家本身是有厂有房有车的大企业家,但创作时仍然回到了原始的纯粹。
风格不宜“余华化”
温州乃至全省的大批中青年作家老处于“水烧不开”的状态,令大多与会专家焦虑。他们认为,浙江作家之所以没有达到炙手可热的程度,主要是作家个人还未形成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
《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说:“余华的小说火了,有些作家就一窝蜂地模仿他的写作风格,我收到的许多作品都带着浓重的‘余华味’。而又有一些作家的写作风格很跳跃,有时看同一个人的几篇作品却让人感觉是不同的人写的。”他认为,一个好作家要面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必须形成明确的风格标记,这种风格不仅仅是语调的个性,还包括从生活、经验、材料中积聚的独特创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