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的很多地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的现象。如何给“成长”止痛?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粗放增长的格局?在市场大潮中喝了头口水的浙江如今率先开始反思。
市场机制为何在资源配置前钝化
  浙江经济在实现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也同样存在各种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现象。 近年来,浙江的投资率持续上升,投资效果系数却有所下降。
政府管理创新是关键
  目前,一些政府官员往往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当作是企业的任务。其实,要改变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改革政府行为。
———浙江主要成就五大体现———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工业化水平居全国前列,产品竞争力较强。
居民收入居全国前列而且收入差距较小。
县域经济发达,城乡和地区差距相对较小。
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就业比较充分,社会比较安全稳定。  [阅读]
数字说话
·浙江成为全国各省区中首个人均GDP超3000美元的省份。
·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分别连续5年和连续21年保持全国各省区第一位。
————————浙江成就解读————————
一个学者对浙江农村的深度解读
  江浙一带农村是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先驱者,其发展轨迹和经验对中国广大农村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从金华、义乌等十个样本村的分层总体结构上看,浙江农村社会的橄榄型阶层结构已初步形成。[阅读]
 
  浙江经济高速发展揭秘
  高速发展的浙江经济引起全国各界关注。强县之路,典型地反映了浙江经济发展之路;强县的发展经验,是浙江经验的集中体现。[阅读]
 
网友:浙江发展好在哪里?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陆学艺:举个例子,全国城市化水平是43%,浙江城市化水平则为56%,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这样城乡关系比较协调,社会相对和谐。
网友:浙江的经验对于中国其他的省市到底有多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副所长房宁:一地的经验很难被另外一地直接借用,只能有参考作用。文化这个东西很难借鉴的。 [阅读]
【浙江现象】深度解读
浙江的市场发展和经济模式
  “浙江现象”首先和最基本的内容无疑是浙江的市场发展和特有的经济模式。“办一个市场,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兴一座城镇”,这几句话也是对浙江各地市场的作用的真实写照。
浙江的和谐社会构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重视社会和谐,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浙江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浙江的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

  民主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在浙江,公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基层民主政治试验的活跃程度,同地方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浙江精神与文化竞争力
  从根本上来说,“浙江现象”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浙江实践的结果。
【浙江经验】深度解读
  [近年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又取得了新鲜经验,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从最具普遍意义的角度,至少有如下四个方面值得总结。
必须坚持立足本地实际,从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愿望出发,求真务实,创造性地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必须坚持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加强和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管理,始终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社会和谐;
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科学执政水平,增强执政能力,切实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
【浙江精神】深度解读
浙江精神的优秀历史传统
  千百年来,浙江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交融,造就了浙江人民兼有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文化特质,锤炼了浙江人民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生活气度,砥砺了浙江人民厚德崇文、创业创新的精神品格。
浙江精神在当代的生动展现
  源远流长的浙江精神,始终流淌在浙江人民的血脉里,构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她们“一遇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

浙江精神在新时期新阶段必须与时俱进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浙江精神的内在要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推进“十一五”规划的伟大实践中,为此,更需要作为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浙江精神的引领和激励,支撑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自主创新在浙江

浙江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三周年

《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研讨会

扶贫帮困送温暖
专题制作:朱小燕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