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翁欲捐遗体
六旬女儿拒绝签字
慈溪卫生局表示,老人心愿可能无法实现
中国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随便放弃,近几年来因为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加上媒体大力宣传,少数思想开明的人,开始尝试捐献遗体。
慈溪范市镇河头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在村子的山坳里,有位85岁的老人也想在死后捐献遗体。但当他把一切手续都办齐时,却在最后一关——亲属签字时卡了壳,60岁的女儿坚决反对父亲这么做。
昨天,记者来到方新老人的家。
捐遗体是10多年的心愿
到了河头村,提起方新老人,当地村民都说知道,并热情地带路,七拐八拐后,我们在一个30多平方米大木屋里找到了他。
85岁的老人看上去很精神,蓝色上衣胸口袋里别着一支签字笔。家里很干净,墙壁上贴着老人自己写的字:喂,今天你虚度了吗?
老人说:“我10多年前就有这个心愿,当时在报纸上看到可以捐赠遗体。这么多年来都是社会在养育我,现在我老了,身体很健康,我想捐赠遗体回报社会。”
惟一的女儿坚决反对
但当时年逾七旬的老人却不知道该怎么捐献,前年,老人到宁波去玩,向献血车上的工作人员咨询,对方建议他与当地红十字会联系。
老人回家后,却一直没找到红十字会。直到去年,他翻到一张过期的《宁波日报》,上面刊登了各红十字会医院的地址。去年5月,他向慈溪市红十字会医院发出要求捐献遗体的信。
很快,医院打电话到村委会,确认老人身份后,寄来申请表。去年年底,老人填好表格,拍好照,满心欢喜地以为心愿可以了却了。但没想到却卡了壳。
原来老人只有一个亲生女儿,今年也60多岁了,读完小学后,一直在家务农,没出过门,思想比较传统。听说爸爸要捐献遗体,女儿坚决反对,不同意签字。
村民听说老人的事后,也议论纷纷,有的人说:“他以前是我们村里的老师,文化人的想法和我们就是不同吧。”
老人坚信能做通女儿工作
没有女儿的签字,还能捐献遗体吗?慈溪市卫生局红十字会办公室负责人遗憾地表示,老人的心愿可能无法了却了。
这名负责人表示,方新老人的情况比较有代表性,现在有许多人思想开明,想捐献遗体,但常常遭到亲戚反对。根据我国器官移植协会的统计,每年我国的肾移植量约为8000例,而有需要的人群超过8万名。
而更多的人还没有突破“入土为安”的观念,不愿捐献遗体,即使有人生前愿意捐献,但去世后,因为子女反对,也无法履行约定。
采访结束时,老人乐观地表示一定会说服女儿的,“10多年都等下来了,再花些时间劝劝她应该没问题。”(0811604)